8月8日10时43分,武义县发布了今年立秋以来第一个“高温红色预警”,大部分乡镇街道的最高气温达40度以上,这已经是武义入夏以来的第13个高温预警。但交通运输部门中还有这么“三拨人”,扛着酷暑,顶着烈日奋战在抗疫一线、执法一线和养护一线,迎战秋天的“第一股热浪”。
抗疫人,抗疫魂——奋战抗疫一线
8.2义乌疫情以来,武义县交通运输局联合公安、卫健以及属地(茭道镇)等部门在我县义武公路新增暖心采样服务点,对原有的三个高速暖心采样服务点加派人员,落实一扫三查、中高风险地区签订承诺书等相关疫情防控政策。工作人员敬业奉献,与潜在的疫情风险“对抗”,想的是让过往车辆尽快通行,保障人民群众的正当利益,受的是口罩的“闷热”,天气的“酷热”,是汗流浃背的黏腻难耐,是一站一整天的酸痛劳累。截至8月8日16时,义武公路暖心采样服务点共检查车辆13286辆,检查人数16872人,核酸采集数2681次,抗原检测人数12人,8月2日16时至8月8日16时,武义三个高速路口暖心采样服务点共检查预警车辆6374辆,检查人数8744人,核酸采集数32587次,抗原检测人数131人。
执法人,执法魂——奋战执法一线
根据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队文件要求,为规范危险品运输市场秩序,确保道路运输安全,8月3日至8月10日,我县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队与江北运政大队联合于高速杭州出口对危险品运输车辆进行检查,全力遏制未经许可进行危险品运输行为,严厉打击危险品运输违规行为。太阳毒辣难耐,汗水”成了执法队员的亲密“战友”,“上路十分钟,流汗半小时”成了家常便饭,后背中间明显加深的一大块汗渍是他们辛勤工作的“奖牌”。
养护人,养护魂——奋战在养护一线。
越是炎热的时候,越是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的是谁?那肯定有交通的养护工人。在炎热气温的“侵袭”和柏油路面的“炙烤”下,养护工人也不敢贪图一时凉快而换上短袖, 柳城养护站站长俞宏伟表示,一旦晒伤起泡,不仅是难受,还要面临大面积感染的危险。7月以来,武义县通达养护公司的养护工人奋战在武义县2022年国省道(G235新海线)大中修及养护工程、武义县S220上松线路面应急处治工程、武义公交站场临时过渡场地工程、武义县2021年农村公路(许曳线)大中修及生命安全防护工程及柳四线景区下田至上田段改造工程,并于日前完成白姆桥改造工程实体检测和G235新海线大中修及养护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