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区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力推动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充分激发人才活力,让更多“千里马”在我区创新创业竞相奔腾。全区累计引进硕士学历以上人才2363人,其中博士生126人;拥有外籍人才398人,其中韩籍人才391人;获批省双创人才20人、团队2个,市领军人才73人、团队7个;引进名校优生135人;建成省、市创新研发机构236家,其中省级36家。
强化引培并举,促进创新人才“集成发力”。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战场”,人才是创新驱动的“主力军”。我区紧扣两大“主力”,在高端人才突破上添新举措、下硬功夫。更大决心引进战略科技人才。聚焦新能源装备、光电光伏领域,采取创业类“1:1”跟投、创新类薪酬叠加等方式,引进“站在国际科技前沿、拥有原始创新成果”的顶尖人才和领军人才14名,致力推进“大人才”创办“大项目”、“大创新”引领“大产业”。更强力度培养优秀青年人才。坚决打破“唯学历、唯职称、唯论文、唯奖项”束缚,向用人主体授权,对为企业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优秀青年人才,提供薪酬叠加、子女教育、医疗保障、租房购房、健身体检等多维度、全方位服务。更实举措聚集高技能人才。坚持产教融合,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高水平工程师、高技能人才与高层次人才同等享受人才补贴,持续壮大高技能人才队伍。2021年,全区高技能人才占比32.8%,超全国国家级经开区平均水平9.8个百分点;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才占比12.8%,超全国国家级经开区平均水平2.7个百分点。
强化校地合作,促进创新资源“无缝对接”。基础研究是技术创新的源头活水。我区坚持把高校资源作为产才创新的“策源地”,全力推动政产学研对话交流、深度合作。聚焦本土院校引才用才。精心举办“盐工学子盐城经开区行”专场招聘活动,组织盐城工学院400名应届毕业生走进华人运通、SK新能源、润阳新能源、天合国能等龙头企业,感受发展强劲势头,坚定留盐就业信念,帮助企业招聘298人、录用率达74.5%。聚焦高精尖缺引才用才。邀请29名“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入选者和62名国内相关重点高校人才,举办“汽车产业高层次人才对接会”,聘任引才大使10名,建立引才工作站10个,签约人才项目10对。聚焦产业链条引才用才。紧扣三大主导产业引才需求,率先赴浙江大学等9所高校开展市“名校优生”汇盐行动宣讲工作,组织区内50多家重点企业拜访西安交通大学等29所高校,举办各类人才招聘活动23场,覆盖学生4600余人,引进高校毕业生3057名,完成率稳居全市前列。
强化平台布局,促进创新成果“落地开花”。“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我区不仅在人才资金投入和人才政策上发力,更注重平台载体的建设和优化。建强创新中心。建成未来科技城汽车产才融合创新中心,以“研究院+科技镇长团+高层次人才协会“模式运营,针对运营经验不足、团队专业短板、引才视域局限等问题,为初创企业提供“一企一策一专员”贴身服务。拓宽交流渠道。与中国致公党江苏省委员会合作,举办“引凤工程—创新营”活动,邀请65名海外人才来区考察指导,达成企业合作项目8个。依托致公党创新营平台,建立了盐城经开发区海外引才联络站,2021年累计与国内38所高校建立引才工作站。做优创新生态。全力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发展环境,全市单体最大、功能最全、服务最优的人才公寓全面运营,建成润阳光伏研究院、上电科江苏分院,获批省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3个、省级智能制造示范车间12个、省级及以上研发机构13个、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个,入选江苏省“双创计划”团队1个、人才5名,位居全市前列。
下一步,我区将扎实推动新时代人才强区建设,实施高层次创新创业领军人才集聚等重点人才工程,打造品牌化招才引智活动平台,搭建人才创新“大舞台”,优化人才发展“生态圈”,着力打造一流人才的汇聚之地、培养之地和价值实现之地,为勇当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