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21年度上海市退役军人服务站“百名优秀站长”公布,静安区天目西路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副站长周芳芳名列其中,受到表彰。
周芳芳自担任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负责人以来,团结带领全体工作人员凝聚各方力量,坚持以就业扶持、优抚帮扶、权益保障、人文关怀等贴心服务为中心,大力弘扬双拥传统,营造了尊军崇军、爱民为民的浓厚氛围。她着眼改革强军大局,以开拓的工作态度、忘我的敬业精神,在新时代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中默默前行,受到退役军人和周边群众的一致好评。
薪火传承,做红色教育的引路人
去年,天目西路街道在辖区的环智、嘉里企业中心、五矿、新理想大厦等商务楼宇的党群服务站,集中开展了 “白领学习季·红色人物党课”主题活动,在“同心·同行·同向”三个篇章活动中找准结合点、找到发力点,推动“两新”党组织和党员践行初心使命。受到这一浓厚的红色学习氛围影响,周芳芳接手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后,自然不遗余力地推广红色教育。
虽然周芳芳没有当过一天兵,可她从小就是崇军尚武的“假小子”。她还是一位善于琢磨的人,她深知每一位军人,都是有高度、有深度、有故事、有情怀的人。用她的话来说,“仿佛找到了一座金‘矿’”。
经过密集的走访调研后,在周芳芳的努力下,街道首座“红色楼寓”在华盛大楼诞生。老军人、老党员、小学生、保洁阿姨……来了;抗美援朝老兵、参战参试人员、烈士遗属……围坐起来;故事会、分享会、访谈会、党课就这样开起来了。
初尝甜头的她又趁热打铁,在公众号平台推出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征程,我的故事我的歌!”系列纪实短文及老照片连载,又抓紧时间筹备“征程”红色讲坛。她说:“征程,既是来路,又是去路!我们既要讲好来路,也要想好去路,让更多人同走这条红色之路。”
心到情到,做退役军人的暖心人
“退役军人事无小事。”这是周芳芳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建站伊始,信息采集、困难帮扶、就业援助、走访慰问……党和政府的各项惠兵举措接蹱而至。她一边安排人手加快信息采集,一边同步进行数据分析梳理。
人户分离、高龄大病、失业失联、因病致贫等等,大量案例从庞大的数据中梳理分析出来。接下来,落实、帮扶、脱困……但是实际情况远比想象中的更加“急、难、险、重”。
退役军人徐某,罹患脑癌、女儿重残,无经济来源;退役军人张衡,70多岁,人事档案遗失,不能退休;退役军人朱某某,肺癌晚期,儿子肺癌早期,为了治病,花光了所有积蓄。每一件都是火烧眉毛,每一件都是难上加难,每一件更是时不我待。协调、再协调,请示,再请示,走访,再走访。
终于,在周芳芳和同事们的奔走努力下,部分问题得到了落实,有的即便当下不能彻底解决,但周芳芳力争将现有政策用到极限,解决了困难群众的燃眉之急。受助对象、退役军人李某激动得说:“我理解政府的难处,服务站能做到这样,我已经心满意足了,感谢退役军人服务站,感谢党的好政策。”
截至2021年12月底,周芳芳累计处理各种疑难急重问题二十多起,受到广泛好评。
心手相连,做退役军人的贴心人
在街道退役军人群体中,周芳芳将女同志特有细心、耐心、热心贯穿到了日常工作中,积攒下了良好的人脉关系。
她给站里工作人员传授工作方法时常说:“尊重的氛围要浓、服务的状态要好、办事的作风要正。到站里来的退役军人,和他们唠一唠家常话,听一听烦心事,问一问啥需求,双方的距离就近了,很多矛盾自然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了。”
社区有一户老信访户,系父替子访,这些年一直在表达个人诉求。事情转到周芳芳手中,她连续十多次到老人家中造访,不是被吃闭门羹,就是在沟通中根本插不上话。
周芳芳没有打退堂鼓,她耐心倾听老人家讲话,主动与老人沟通。久而久之,老人家的内心开始动摇了,周芳芳乘势而为,用旁观者“清”,还当事者“明”。终于,老人的心结解开了,困难得到了解决。
今年3月疫情爆发以来,周芳芳沉着应对,精心组织,发挥退役军人思想工作优势,开展网格化、多层次的宣传教育、思想发动和防控知识传播。
一方面鼓励有条件的退役军人参加社区志愿服务,另一方面密切关注高龄大病行动不便人员的生活和精神情况。如排查到烈士遗属、80高龄的退役军人王某老人时,发现家中五人仅一粒土豆,便立即伸出援手,解决燃眉之急。
在她的带领下,天目西路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的各项工作有条不紊,退役军人红色教育、走访慰问、就业援助等等各工作推进顺利。征程万里,初心如磐。周芳芳和她的伙伴们,在服务退役军人的征程中,走得越来越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