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招标采购文件前,先问问“八个是否”,以此降低招投标市场准入门槛,赋予中小企业更强竞争力。日前,市公共资源局向各招标采购人、代理机构发出的“八个是否”倡议,从招投标的起始环节减负赋能。
“是否可以面向中小企业,是否可以在招标投标活动中不设、少设与项目实际、合同履约无关的奖项、业绩要求,是否允许投标企业在建筑业招标投标活动中组成联合体投标……”在“八个是否”倡议中,不仅有企业反映强烈的门槛设置问题,还包括“是否可以免收、减收投标保证金、履约保证金、质量保证金或允许上述保证金采用保函、保证保险等非现金形式替代,是否约定在工程建设项目中采用‘评定分离’方法招标”一类简化流程、减轻企业负担的内容;也包括“是否明确本地企业参与的联合体建筑业产值由本地企业统计上报,是否采用装配式建筑,是否科学、精准地编制招标控制价”等规范招标条款。“公共资源交易在助推经济社会稳定、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中具有特殊优势。如何将国家、省、市出台的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实到位,真正减少交易成本,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要从招标的前期环节,也就是招标采购文件的编制入手。”市公共资源局局长张丙利告诉记者。
采访中,不少企业负责人纷纷点赞,表示“八个是否”讲到了他们心坎上。“免收、减收投标保证金、履约保证金、质量保证金或使用非现金形式替代这一条太重要了,大大减轻了我们的经济负担。”安徽水利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珍宏说。而在龙湖园林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市场部部长郭玉东看来,过去有的招标单位会设置超出项目实际需求的业绩荣誉奖项等要求,导致中小企业连参与竞标机会都没有。“现在我们有了更多平等参与的机会,实实在在考虑了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他说。
不光投标方,作为我市首批响应倡议编制招标文件的招标单位,安徽自贸区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也直观感受到了“八个是否”给项目运作带来的好处——允许企业组成联合体投标,大企业带动小企业,参与企业更丰富、市场竞争更充分,项目质量也更有保障。公司董事长李德旺告诉记者,目前刚完成招标的两个项目都有20多家企业参与。“这样一来,国有企业也起到了带动中小企业发展的作用,尽到应尽的责任。”李德旺说。
今年以来,市公共资源局着力减负促市场、提质增效率,在工程建设招投标中全面推行除现金以外的其他担保方式,明确投标保证金必须允许银行转账、银行保函、保险公司保证保险等多种形式,并由投标人自主选择,大大减轻企业资金支付压力。截至7月5日,已有398个项目的14106家投标人采用保函形式缴纳保证金,替代金额达27.42亿元。
与此同时,鼓励中小建筑业企业组建联合体投标,深度参与项目建设。“随着设计、施工一体化的项目占比不断增加,组建联合体投标的优点日益凸显,这样不仅能整合资源,也能分担施工资金和施工风险,实现业绩共享、提升资质等级,解决企业资质不高、技术力量不硬,业绩达不到升级标准等问题,能不断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备案科科长郁彬介绍,在总结“八个是否”对中小微企业发展促进的基础上,还将针对实际情况出台、调整惠企政策,进一步扶持中小微企业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