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村里建‘共富果园’,实现‘四统一’,把这片原本处于半失管状态的胡柚园管理起来了,胡柚挂果很多。”近日,记者来到常山县青石镇飞碓村,村委会副主任、“共富果园”负责人江桔方介绍说。
317亩“共富果园”就在村口。村民王海水和应运昌既是柚农,又是“共富果园”服务队的管理员,他们正在给胡柚园施肥。王海水说:“工资160元一天,不会太辛苦。”江桔方介绍,村民把胡柚园交村里管理,现在是“拿着村里的钱(管理工资),管自己家的地”,收益稳定,也不用承担风险。
“‘共富果园’去年最早在飞碓村试点,今年开始在全县扩面推广。”常山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杨兴良告诉记者,全县目前已经确定30家农业主体列入2022年“共富果园”创建名单。从1家试点到30家共同推进,从单一的胡柚种植扩展到枇杷、西瓜甜瓜,乃至油茶、水稻、茶叶、蔬菜等,常山县把“共富果园”作为不断拓宽两山转化通道、探索“扩中”“提低”改革实现路径、高水平推进农民共富行动的重要举措。
如何让“共富果园”推进农民共富?杨兴良介绍,近年来由于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流入城市务工,许多胡柚园、茶园等处于半失管状态,闲置低产低效问题比较突出。为此,常山县从盘活资产资源、推进强村富民着眼,创新开展“共富果园”试点。其做法是发挥村集体统筹功能,在统一流转的基础上,攀企业、联农户、接市场,全链条升级农业经营管理方式,通过“共富果园”模式实现农业经营提质提效,利益共享,致富农民。
飞碓村是中国银行浙江省分行帮扶对接村。在该行的大力支持下,该村通过“数字化胡柚基地”建设,把村民失管的胡柚园管起来,打造了“共富果园”的初级版。去年,161户村民317亩胡柚园流转租金收入达45万元,管理工资收入18万元。村民王海水家里有2亩胡柚林流转给村里,每年可拿到4200元流转租金,在果园管理服务队的工资收入,一年也有2万元。去年,该村“共富果园”除去所有成本,获纯利润约30万元作为村集体收入。村里又从利润中拿出10%,补贴给村里的“低边户”。
创新打造“共富果园”模式,常山县坚持“一把手工程”顶格推进,成立县级工作领导小组,搭建核心政策体系,并将“共富果园”建设纳入各单位的年终考核。对带动作用明显的“共富果园”,设立社会贡献奖和亩均投资奖,最高可获150万元奖励。按照全链条贯通的思路,制定规范化流转、标准化经营、数字化管理、精深化加工、品牌化销售、景区化建设“六化”建设标准,着力构建“经营主体+两山银行+村集体(强村公司)+农户”的“四方联动”共富机制。充分考虑参与各方利益,建立“三次分配”的利益分配机制,为共同富裕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创新金融增信,创新数智管理,创新品牌营销,努力将“共富果园”农产品打造成新网红。
常山县“共富果园”试点,探索出一条乡村农民共富新路。东案乡田蓬村红翔家庭农场利用“基地+农户”模式,带动周边农户一起种“科技瓜”。新昌乡郭塘村按照“产业景区化、景区产业化”目标,流转土地150亩,打造月季主题共富园,仅“五一”小长假就吸引游客1.3万人次,直接带动农户增收23.8万元,村集体增收15.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