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海门经济技术开发区对租赁区内闲置厂房的10个工业项目逐一“过堂”,经评审,这10个项目与开发区产业发展相符合,全面投产后预计可以增加应税销售超10亿元。
今年,开发区在抓好企业疫情防控的同时,对区内2000多家企业厂房使用情况进行了地毯式排查,建立了共20多万平方米的闲置资产数据库,并搭建闲置资产租赁平台,向存量资产要空间、要资源,实现“腾笼换鸟”,为“专精特新”中小项目的快速落地创造条件。到目前为止,开发区已经盘活闲置厂房5.6万平方米。南通浩言创汽车配件有限公司租赁昌泰电器公司7600平方米闲置厂房,投入5000万元,竣工投产后计划年增加应税销售9000万元、入库税金600万元。与此同时,开发区鼓励企业延伸和拉长产业链,今年上半年已注册产业链延伸企业20多家,将年增应税销售近5亿元。
“让闲置资产变为‘活水’,是发展‘零用地项目’的一个重头戏。”开发区分管负责人说。今年以来,开发区按照区委、区政府提出的扛起全区经济“半壁江山”的目标要求,坚持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两手抓”,誓夺“双胜利”。面对用地瓶颈,开发区在主攻大项目、保障大项目用地的同时,眼睛向内挖掘发展潜力,全力推进短平快的“零用地项目”建设,助力工业经济稳增长。1至5月,开发区的工业应税销售、高新技术产值、外贸出口、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同比增长7.6%、21%、9.1%、20%,新增规上工业企业约占园区组的一半。
开发区企业多,仅规上工业企业就达275家,每年还有一批新竣工投产企业。鼓励重点企业加大技改投入,是开发区实施“零用地项目”建设的又一渠道。今年,开发区更是主动作为,实施挂钩联系企业全覆盖、走访调研规上企业全覆盖,引导企业将技改重点聚焦“智改数转”,通过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提升企业内涵发展能力和发展能级。到目前为止,开发区已有230多家企业决定实施“智改数转”,占比达到全区总量的51.5%。据介绍,目前开发区申报智能化技改项目达30个以上,佳之味、海螺水泥、通光强能等9家企业申报了南通市智能示范车间,“智改数转”正成为开发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器”。招商局重工(江苏)有限公司从智能车间建设到智能工厂建设,建成了开发区第一家省级智能示范工厂。智能化工厂为该公司科技创新、新产品的生产提供了强大的支撑,高质量生产了一个个大国重器,6月29日,国内首艘“运输+起重”一体化深远海海上风电施工船成功交付。1至5月,招商局重工实现应税销售35亿元,同比翻番。
“开发区还建立了企业服务中心并实体化运行,线上线下承接企业诉求,第一时间解决企业难题,促进企业产能充分释放。”开发区经发局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开发区已累计为企业解决问题80多个。恒金老厂房因房产证问题迟迟不得解决,制约了企业发展。开发区通过创新举措,破解了这一瓶颈。该公司利用老厂房注册了南通菲斯特管业有限公司,目前正在设备安装调试,今年可新增应税销售2亿元,入库税金超千万元。赐宝新型薄板(江苏)有限公司负责人为环保问题多次上门寻求解决方案,开发区主动对接,多方协商,问题很快得以解决,企业发展信心大为提振,前5个月实现应税销售超过2.5亿元,同比增长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