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意外的话,2018年宁波舟山港在集装箱吞吐量上的排名将超过深圳港,挺进全球前三。
数据显示,2018年前11个月,宁波舟山港的集装箱吞吐量达2447.07万TEU(标准箱),已经超过了深圳港的2362.71万TEU,且宁波舟山港同比增速为7.4%,深圳港则为2%。只要在最后一个月保持这样的增速,宁波舟山港的年度集装箱吞吐量将超越深圳港。
宁波舟山港是全球集装箱发展最快的港口,港航业内有个概念,叫“宁波港速度”,讲的就是宁波舟山港的集装箱吞吐量增速:从100万TEU到1000万TEU,用了7年;从1000万TEU再到2000万TEU,又只用了7年。在2015年合并舟山港后,宁波舟山港集装箱吞吐量便超过香港,并连续三年位居全球第四。
更难得的是,宁波舟山港这一跨越,是在全国港口“老大哥”上海港的眼皮底下完成的。2005年,洋山深水港区开港,弥补了上海港没有深水港区码头的遗憾。在后来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洋山港陆续建造了四期,就在这样激烈的竞争中,宁波舟山港突出重围,连续多年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速。
作为一个综合性码头,宁波舟山港的货物吞吐总量已经连续9年位居全球港口首位,但集装箱吞吐量的排名相对靠后。这些年来,“天时、地利、人和”等多重因素作用下,宁波舟山港正逐步缩小这一差距。
“港口大不大,看吞吐量;港口强不强,看集装箱。”集装箱作为一种价值更大、利润率更高的运输品种,其吞吐量能否再上一个台阶,关系到宁波舟山港能否完成从“世界大港”到“世界强港”的跨越。
独特条件催生“宁波港速度”
改革开放以来,宁波舟山港口的集装箱业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让世界见证了神奇的“宁波港速度”。
数据显示,2000年宁波港集装箱吞吐量尚不到100万TEU,2015年便突破了2000万TEU。在此过程中,宁波港的排名也由世界67位上升至世界第4位,在国内仅次于上海港和深圳港。
2018年宁波港的排名很有可能再次取得突破——这一年1-11月,宁波港的集装箱吞吐量和增速均超过深圳港,大有后来居上之势。
事实上,近几年来,无论是与深圳港还是上海港相比,宁波港集装箱吞吐量的差距都在缩小。数据显示,2013年,宁波舟山港的集装箱吞吐量分别占上海港、深圳港吞吐量的52%、74%,2017年这一比例已经分别攀升至65%、99%。
宁波港集装箱吞吐量崛起为何如此之快?
一方面是宏观经济的带动,改革开放之后,特别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国内经济尤其是浙江地区经济迅速发展,为宁波港的“两级跳”提供了经济基础。
据了解,宁波舟山港的主要经济腹地集中在浙江省内:义乌拥有全国最大的小商品市场,宁波舟山港是其主要出海口,每年约有100万TEU的货物从这里发往世界各地;此外,温州、台州家装制造业发达,绍兴则拥有庞大的纺织产业,都为宁波舟山港的集装箱业务带来了可观的箱量。
另一方面,宁波港乃至宁波市本身一些特质,助力该港口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宁波舟山港的自然条件可圈可点。多位业内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宁波舟山港深水岸线资源丰富,是世界少有的深水良港,在船舶大型化趋势加强的今天,优势明显。
据了解,宁波舟山港的集装箱码头集中在穿山、梅山、北仑、金塘等港区,其中穿山港区是其集装箱业务的“主战场”,水深条件好,码头等级高,可以停靠世界上最大的船只。
梅山港区则是后起之秀,目前集装箱吞吐量仅次于穿山港区。除了背靠梅山保税港区的政策优势,它的岸线资源同样丰富,尤其是深水岸线发达。
据宁波梅山岛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俞伟耀介绍,近几年梅山港区兴建的码头水深条件是最高的,码头面是最宽的,配备的桥吊是世界上最高的,可满足最大船型的停泊要求。
同样位于长三角经济区的上海港,在建设国际航运中心之初,就一直苦于没有深水码头。当时的一个方案就是利用宁波港的深水码头,把宁波港和太仓港作为两翼,上海港作为中心,建设上海组合港。但最终上海市选择了大洋山和小洋山作为深水港,专注集装箱运输,某种层面上宁波港也与上海港形成了竞争关系。
宁波舟山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蒋伟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坦言,宁波港与上海港的交叉腹地集中在浙北、苏南,的确存在一定竞争关系。但他也强调,双方各有特色,例如上海港信息化管理水平高,宁波港则有自然条件等优势。
各方支持走出宁波
在多年的货源争取与航线拓展中,宁波舟山港的“硬实力”也有了很大提升。
“货主选择运输港口,一般考虑的是运输成本和船期,比如杭州离上海港更近一些。但如果比较着急发货,宁波港又有合适的航班,也会从宁波港走,所以有时跟船公司的航线布局也有关系。”宁波地区的一位货代周源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宁波舟山港这些年开了很多条国际航线,在“抢占”货源方面也有足够底气。
据悉,去年宁波舟山港共运营着253条航线,其中120余条远洋干线,90余条是“一带一路”航线,这些航线有如遍布全球的“血脉”,支撑起了宁波舟山港的集装箱运营网络。
不过,与上海港相比,宁波舟山港的航线数量称不上有优势。在两港共同发展的过程中,宁波舟山港还有一些独到之处。
在宁波从事集装箱运输的李俊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上海港腹地相对广阔,而宁波本地产业结构相对单一,所以当地各方对港航业支持力度很大。
早在上个世纪,宁波港就发布了“加快国际集装箱运输的若干优惠政策措施”,从降低费用、改善服务、简化手续等层面推出了各项优惠政策措施,例如降低宁波境内国际集装箱车辆的通行费、降低集装箱出口货代包干费等等。
“宁波海关效率比较高。”李俊对此深有感触。相比而言,上海港由于区位、政策等方面的局限,“灵活度”上差强人意,例如洋山港的集装箱只有报关后才能进港,对于大部分业务人员而言,这不是一个“很方便”的安排。
为了进一步提升浙江全省港口的运行效率,宁波港和舟山港还率先开启了一体化进程。2015年9月,浙江省海港集团成立,其运营实体是宁波舟山港股份有限公司,它不但消除了宁波港、舟山港的同质化竞争,还统筹了全省的港口资源。
在本地货源有限的情况下,宁波舟山港人一致将目光投向了宁波市乃至浙江省以外的区域。李俊指出,由于上海港腹地更为广阔,货源可以来自江苏、浙北、安徽,甚至辐射到长江沿线的湖北、重庆等地,相形之下宁波舟山港较为局限。
因此,近年宁波舟山港通过海铁联运、无水港等物流服务,为集装箱业务培育了新的增长点。“集装箱码头如果是光杆司令,很难发挥作用,所以我们打造船队、车队、海铁联运和订舱平台,发挥集聚效应。”蒋伟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记者了解到,宁波舟山港旗下拥有一家集装箱运输公司:宁波远洋运输有限公司,其目前拥有48艘集装箱船舶,运力在全球班轮公司中位列第41位。宁波舟山港利用宁波远洋的优势,将南北码头的货物拉到宁波港,提升内支线中转箱量。数据显示,2017年,宁波舟山港水中转箱量完成663万TEU,占总箱量的26%。
海铁联运则是宁波港自2009年开始启动的一个重点发展项目。宁波舟山港在浙江省乃至全国多地设立了无水港,将集装箱业务延伸至内陆更多地区,同时开辟了多条海铁联运专线,为多地货物提供了一条环保且成本更低的物流通道。
数据显示,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业务已经辐射至全国15个省(区)、45个地级市,其中浙江省内11个地级市中已经有8个开通了海铁联运专线。
近年来,宁波舟山港的海铁联运运量每年都以超过50%的速度增加,2017年完成箱量40万TEU,同比增长60%,占总箱量的1.6%。尽管占比不大,但宁波舟山港已经是中国南方海铁联运最大的港口。蒋伟认为,海铁联运是宁波舟山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方兴未艾。
携手上海港联动开发
在拓展货源和腹地的同时,宁波舟山港也扩大了港区建设。近几年,由于吞吐量连年上升,宁波舟山港每年都有新的码头泊位投入运营。
去年,宁波舟山港又迎来一个重大利好:沪浙两地将进行小洋山北侧岸线的联动开发。
从地理位置上看,小洋山隶属于浙江省嵊泗列岛,位于舟山群岛北部。2005年,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选定”的深水港,洋山港正式建成。随后几年中,洋山港相继建成了二期、三期、四期工程,基本完成了小洋山港区南侧的开发。其中洋山四期为我国首个全自动化码头,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自动化码头,是上海港一张靓丽的名片。
分析显示,虽然小洋山北侧水深较南侧浅一些,但岸线资源良好,能满足江海联运需求。在上海航运中心建设中,小洋山北侧定位是江海联运的国际枢纽中心。
2018年6月,上海发布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表示要强化长三角区域港航协同发展机制,加快推进小洋山北侧岸线联动开发,鼓励以港航龙头企业为主体,展开区域合作。
这里提到的港航龙头企业,便是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浙江海港集团。2018年11月,浙江海港集团宣布,将以现金50亿元人民币,对上港集团全资子公司上海盛东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进行增资。增资后,上港集团和浙海港集团分别持有盛东公司80%和20%股权。
这意味着两大港口集团正式达成资产层面的合作,而宁波舟山港作为浙海港集团的运营实体,未来有望参与小洋山北侧码头的运营。
事实上,宁波舟山港与上海港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竞合”是主旋律。蒋伟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上海港与宁波舟山港近年来已经建立起了合作关系,无论在业务层面还是实体经济层面,双方建立了稳定的高层会晤机制,还共同出资设立了港航投资公司。而与上海港合作投资运营小洋山北侧码头,也是宁波舟山港未来发展的一个重大机遇。(编辑:董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