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过天晴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800年前宋徽宗钟爱的汝瓷的天青色,究竟如何得来?
这是生于瓷乡汝州的孟玉松一直在寻找的答案。
汝州特有的黄金土,与产生釉质感的玛瑙末,和少量动物骨灰混合在一起,再配以当地的各种矿物质,溶于水——它是历史上流传下来的一套天青釉料的科学配方。
孟玉松反复调整釉料和泥料的配方比例,1988年,在试验到配方222时,才终于找到那片纯正的天青色。
如今的孟玉松,已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汝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镜头里,老太太拿着烧制好的汝瓷盘,跟徒弟细细交流。“这气氛很好啊,你不能再少了,气氛再少它就要发黄。”她轻敲着盘壁,“这釉色还是很不错的。”孟玉松又用手摸了下盘底,“像这气泡多的话,我认为是高火保温不够。要把这个光泽,变成慢光泽。冷却的时间,要拉长点。”她强调“拉长”二字,说要让色泽“光亮而不刺目”,变成丝绢那样效果的釉面。
在汝瓷烧制过程中,釉的黏度和流动性,烧制熔融温度及保温渐冷时的析晶过程,会直接影响汝瓷青瓷乳珠的形成和青瓷釉的成色。这一独特的烧制技艺全凭技师的悟性、眼力和手感掌握,口传心授,世代传承。
这也正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它没有物质载体,是人自身所承载的文化观念、文化技能与文化成果。非遗的载体是人,是人身上所传承的“活态”文化遗产。
记录孟玉松所掌握的技能,所悟出的道理,也正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的使命之一。
在国家图书馆,你可以看到这项宏大工作的部分成果。“年华易老,技·忆永存——第四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成果展映月暨工作回顾展”已在国家图书馆总馆北区二层大厅开展,展览将持续到7月10日。
国家图书馆官网非遗传承人记录成果线上展示专区还展映了115部纪录片。它们均为2015年以来由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验收完成的872项传承人记录工作项目的优秀成果。
孟玉松和她的汝瓷,就在其中。
对非遗的记录,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基础工作。它不仅能为非遗研究提供证据支持,更能为非遗的活态传承提供资源保障。
文化和旅游部于2013年试点,2015年全面启动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从2015年开始,受文旅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委托,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承担起了该工作的学术咨询和验收工作。经过近五年的实践与总结,团队全面启动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
截至2021年,全国约1600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得到了抢救性记录的财政支持,约占国家级传承人总数(3068名)的52.2%。
进入21世纪,非遗的记录方式也发展到了影音图文相结合的多媒体记录。非遗中所蕴含的大量隐秘、精微的技术细节和内在信息,也都可以通过影音手段得以记录保存。
据了解,每个记录项目的成片时长平均为25小时,数字化后的收集文献约为100—300件,口述史文字稿平均字数为10万字。
“我们这项工作要和时间赛跑,进行抢救性记录。”国家图书馆社会教育部(中国记忆项目中心)副主任田苗强调,“这些传承人所承载的文化信息,不只属于他们自己,也属于我们整个民族整个国家。他们所持有的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每一个人共同的文化遗产,共同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