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区作为上海的远郊地区,承担着29.6万亩的耕地保有量和22.4万亩的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近年来围绕“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的大局,结合上海2035规划,以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为引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耕地保护工作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以2035规划为引领,锁定耕地保护红线
在新一轮规划编制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明确全区建设用地总量负增长2平方公里,优化城市开发边界的基础上,落实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三线”管控要求,在61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划实划优22.4万亩的永久基本农田,占全区总面积的三分之一。
采用“守底线”的方式。以全国第三次土地调查成果为基础,结合农业“两区”(粮食生产功能区、蔬菜生产保护区)划定方案,按照“多规合一”要求,29.6万亩耕地和22.4万亩耕地均全部落图,为后续农田保护奠定坚实的基础。
采用“优布局”的规划。按计划推进各镇2035总规,结合优质连片集中的现状耕地和补充耕地潜力空间,划定土地整备引导区,作为未来补充耕地的重点空间,引导耕地进一步集中布局。
落实“严管理”的手段。现状耕地按照“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地块—其他耕地”,建立分级分类管理机制,对耕地进行严格保护,实施“先补后占”。
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形成完善工作体系
在领导高度重视上下功夫。先后成立了金山区农村土地整治领导小组、金山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区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各成员单位通力协作,形成合力。为破解资源瓶颈,开展广泛调研,从责任主体、规范操作、资金使用、资源配置等角度,先后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土地整理复垦工作的通知》《金山区耕地占补平衡指标管理办法》等文件,全方位细化上位政策文件,极大缓解了补充耕地资源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的硬约束。
在部门协作上下功夫。如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由区规划资源局牵头,会同区农业农村委组织开展,区发展改革委、区绿化市容局、区水务局共同参与,各街镇、高新区做好核实举证工作。划定成果充分衔接区总规、镇总规,以及农、水、林、路等专项规划,协调好生态建设与耕地保护的关系,统筹落实城市开发边界、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确保三条控制线不交叉不重叠不冲突。
在特色亮点上下功夫。我区制定并实施《金山区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补贴项目实施细则》围绕都市现代农业绿色发展,以耕地养护为目标,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以减量化工作为抓手,推进集建区外低效建设用地向农用地转变
2014年实施建设用地减量化工作以来,按照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和集建区内新增建设用地落实“以拆定增”的工作要求,金山区加大集建区外低效建设用地减量化工作力度,投入资金约50亿元,完成低效建设用地减量面积约7平方公里,在改善农村生产生活面貌,提高了区域整体生态环境质量的同时,有效保障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建设所需用地指标。
有效增加了耕地。关停撤走的“三高一低”或产业转移型企业以及空巢化村庄,进行拆除复垦,将原有的建设用地整治为耕地。以廊下镇为例,减量工作推进 “五违四必”综合环境整治和拆除违法建筑工作的开展。在建设用地减量化项目中,共拆除企业的无证建筑面积85000平方米左右。
有效改善了环境。漕泾镇把高污染企业列为重点进行减量,对全镇塑料粒子厂、塑料制品厂、箱包厂、铸件厂、喷漆厂等,有空气污染、土壤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的近20家企业实施了减量化。通过减量进一步提升了区域环境值,提高了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
有效增加了空间。拆掉“198”区域内的工厂,企业可得到搬迁补偿,村镇则可异地置换,可以购买市郊各新城等租金较高地区的经营性物业。区、镇用腾挪出存量建设用地指标,获得郊野公园、城市绿道以及新兴产业发展等土地来源,从而优化用地布局,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和空间的有机统一。
探索土地高质量利用,促进土地利用节约集约
注重以存量用地更新利用满足城市未来发展的空间需求,严控新增用地占用耕地,通过土地利用方式转变倒逼城市发展转型,科学合理配置好生产、生活、生态用地。
加强了低效用地盘活力度。2020年,我区出台《金山区低效产业用地处置工作实施细则》,强化产业用地全生命周期监管,加强对低效用地的盘活利用。以“一企一策”约谈、协调、协商解决闲置土地处置消化过程中的难点,确保闲置土地处置工作提速增效并实现重点突破,在盘活闲置用地实践中探索出的成熟做法获得认可,获得自然资源部下属媒体自然资源报报道。
加大产业用地标准化出让力度。优化产业用地供应方式,明确出让年限20年期的产业用地一律实施标准地出让(亭林蓝佐公司项目用地为全市第一幅标准化出让地块),将“项目等地”转变为“地等项目”, 实现“好产业不缺土地”。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做好存量转型项目推进工作。积极推进存量工业用地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转型为商业、养老、研发等,通过盘活存量资源,既增加土地收入,又盘活了低效用地,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益,提升了城镇形象。
以全域土地为特色,抓好土地整治项目
2020年以来,市规划资源局在金山区廊下镇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在两批市级土地整治项目的基础上,进一步集约节约用地,通过引进优质农业企业,全面保障农产品保供基地用地,让本次疫情防控期间老百姓的“米袋子”“菜篮子”“肉盘子”,装得满、提得稳。
今年3月以来,廊下镇不仅确保了自身需求,还累计向本市供应粮食320吨、蔬菜9209吨、肉类890吨、水果380吨、鲜奶5385吨,充分发挥农产品基地的优势和作用,有力保障市民对生活物资的需求。上海联中食用菌合作社采用工厂化种植蘑菇全天候生产,日供应35吨新鲜双孢菇。松林生态养猪场以四层立体化养猪厂房共提供生猪7160头。
复工复产后,廊下镇已种植优质特早熟节水抗旱水稻“八月香”1200多亩,头季8月中旬就能收获上市;在万亩粮田种植国庆稻,南粳46等品种11520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