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找到1.7万平方米的生产场地,到完成改造入驻,只用了3个月时间,北京经开区帮我们解决了交付和生产空间不足的燃眉之急。”北京星网宇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星网宇达)生产实验中心生产总监张友良说。6月21日,在亦庄新城星宸产业公园,开阔的厂房里,一架架无人机整装待发,一台台发射架整齐陈列,星网宇达正在进行产品验收交付,今后这里将作为该企业的无人机产业化基地,新签订的2.33亿元订单也将开启生产总装。面对疫情影响,是什么支撑这些产业项目加速运行?北京经开区又是如何多方协调、助企纾困的?
“今年年初,我们在手的订单超过4亿元,其中有一批无人机设备计划在京交付,亟须找到交付场地;到了5月,我们又中标2.33亿元的重大项目,但3个月的生产交付期限,让解决缺少生产厂房这一难题变得更为迫切。”张友良说。
作为一家全产业链无人系统公司,星网宇达是国内最早一批以惯性技术为核心的上市企业。早在2018年,为解决扩大产能问题,该企业迁入北京经开区。短短几年,星网宇达实现进一步成长壮大,由以前单纯的器件配套开始向系统领域发展。结合经开区的产业定位,星网宇达确立了“以惯性技术引领智能无人装备发展”的战略,重点打造智能无人系统产业。
随着产业化进程的加速和业务规模的扩大,星网宇达再次遇到发展瓶颈——生产场地不够用怎么办?“我们向经开区提出建设无人机产业化基地的需求,领导多次带队来公司走访调研,还召开了专题会议,商讨解决办法。”张友良说。今年项目交付和订单生产时间太紧,但上亿元的订单实在耽误不起,原定在瀛海镇自建厂房的方案来不及,租赁厂房成为首选,可短时间内怎么才能找到符合要求的厂房?
“今年3月,作为城市更新平台公司,我们在经开区管委会的协调对接下,第一时间响应星网宇达的场地需求,做好区内产业空间承载服务。”北京亦庄城市更新有限公司(简称城市更新公司)副总经理秦元高说。从考察甄选、空间匹配再到合同内容的洽商、细节的拟定,全程参与推动星网宇达厂房选址工作,不到一个月,就为该企业的无人机产业化基地项目找到合适的“新家”——星宸产业公园。
找到场地只是第一步,如何在疫情防控形势下帮企业做好外地仓库物资的平稳转移,成为城市更新公司面临的新问题。今年4月,星网宇达的设备设施、生产物料和待交付产品还在香河工厂,在京工作人员出不去,外地物资难进来,恢复生产简直难上加难。了解到这一困难后,城市更新公司主动服务上前,紧急调度各相关部门支援配合,成立企业保障“先锋队”,加强园区疫情防控24小时值班值守,通过对协调运输、信息登记、动态摸查、及时消杀等关键环节的管控,帮助协调物资的运送和生产筹备各项工作。甚至在“五一”假期的前一天,城市更新公司还接到星网宇达待交付无人机转运进京的需求,连夜开会研究可行性方案。直到5月底,仓库物资转移工作顺利完成。
在此期间,城市更新公司还在落实疫情防控要求基础上,对园区老化的基础设施进行更新和改造,为星网宇达2.33亿元新订单的快速投产创造条件。“为满足企业紧急交付、生产需求,我们第一时间与园区归属地水、电、热力等职能部门进行沟通,申报审批一系列施工改造手续,筹备临水临电等工程建设,最大限度保障企业运转。”秦元高说。6月9日,星网宇达和城市更新公司完成现场交接,正式入驻星宸产业公园。
如今,星网宇达的无人机项目已完成现场交付,新签的2.33亿元订单也将开启生产总装。“疫情无情,服务有情,在经开区和城市更新公司协助下,生产场地问题的顺利解决,让压在我们心里的石头落了地。而且,我们还享受到园区租金优惠政策,减缓了短期内的现金流压力。”张友良说。
作为北京市高端制造业主战场,北京经开区成为稳住全市经济大盘的重要力量。星网宇达产业化项目的加速落地,成为北京经开区助力企业冲刺二季度的一个缩影。过程中,营商合作局提供政策支持并促进产业用地选址的更换,开发建设局推动亦庄新城扩区后对产业空间的回购和再利用,多部门联动,为协调多方力量提供了保障。
不久前,北京经开区发布了《经开区关于<北京市统筹疫情防控和稳定经济增长若干措施>的落实指引》,以“政策+服务”为双驱动,支撑企业高质量发展。
“政策的发布进一步为我们的发展提振信心。等产线完全建好、通过验收后,我们预计产值将实现翻倍。”张友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