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通过生物质发电、碳化做肥料等措施,变废为宝,不仅有效破解了秸秆禁烧难题,也促进了农民增收,收到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在上海电气天长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十多辆满载秸秆的货车有序驶入厂区。经过磅称重、质量检测后,一捆捆秸秆被“投喂”到粉碎机,伴随着机械的轰鸣声,瞬间,秸秆细屑就从另一端飞出,而这些碎屑经燃烧后即将转换成电力,输送到电网中。
“每年的秸秆收储量大约在10万吨,1.2公斤左右就能发一度电,加上树枝、树皮边角料这些农林废弃物,我们现在每年的发电量可以达到2亿度以上。”上海电气(天长)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燃料采购部副经理李元说。
“现在提倡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把秸秆打捆装车卖给企业,不仅减少了环境污染,经济上也得到了实惠。”前来运送秸秆的农户吴应余说,“我流转了450亩地,每年大概产生100吨秸秆,按照电厂收购价一吨300元,可以给我带来3万元左右的经济收入。”
运送来的秸秆经过粉碎后,成为生物质发电的原料,实现了变废为宝。今年夏收期间,上海电气天长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提前腾出存储仓库,加强人员培训和设备检查,以应对到来的秸秆收购高峰,预计今年秸秆收购可达10万吨。
“为了保障农户的秸秆及时离田,我们公司在午收和秋收的前一个月,就开始储备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设备、资金,保障秸秆及时入场,资金及时结算,让农民更有信心把秸秆全部收上来,送到厂里来。”李元介绍说。
据初步统计,天长市每年可综合利用稻麦等秸秆近70万吨,综合利用率达90%以上,产业化利用量占秸秆综合利用总量比例达50%以上,年发电量2亿多度,并生产出大量的有机肥料,为养殖企业、颗粒加工等企业提供充足、廉价的饲料、能源,促进了当地农民增产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