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区委副书记、区长单泽峰走进《公仆走进直播间》特别策划“向群众汇报——2022区长访谈”,从坚决把住强增长的政治“方向盘”、稳住经济“发展盘”、守住民生“基本盘”三大方面,向全市人民汇报美丽“滨城”建设情况,详细阐述滨海新区努力克服疫情影响,主动破解经济社会发展难点堵点,以实干精神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举措和成绩成效。
今年,经历了几轮本土疫情的冲击,给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滨海新区有针对性出台了一揽子措施,坚决扛牢稳住经济大盘的政治责任,确保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条战线两手抓、两手硬、两不误、两促进。
关于滨海新区如何坚决把住强增长的政治“方向盘”,怎么做到两手抓、两手硬、两不误、两促进,单泽峰指出,今年以来,滨海新区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决扛牢稳住经济大盘的政治责任,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重点抓了三个方面工作:一是在加大稳经济政策支持力度上下功夫。我们在坚决落实国家、市有关政策基础上,出台了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围绕稳投资促消费扩内需、畅通产业链供应链、兜牢民生底线等6个方面,明确了123项措施,综合运用财政、金融、产业等政策工具,着力稳增长、稳就业、稳市场主体,确保政策精准滴灌。二是在推动重点项目建设上下功夫。我们把抓项目作为稳住经济基本盘的重要支撑,特别是疫情期间不停步,狠抓项目建设,持续扩大有效投资。今年以来,总投资128亿元的金山云计算数据中心等31个项目竣工投产;总投资708亿元的DW三期智慧化工厂等79个项目开工建设;总投资7017亿元的一汽丰田新能源工厂、联想智慧创新服务产业园等519个在建项目加快建设。三是在激发经济发展活力上下功夫。我们坚持向改革要动力,向体制机制创新要活力,出台了新型产业用地政策,推行弹性年期供地,鼓励先租后让供地,探索带方案供地,支持工业用地分割合并,推动“卖土地”向“招项目”转变。总体看,全区经济稳中向好的运行态势持续巩固,为稳住全市经济大盘做出了正贡献、正拉动。
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既是发展的重要机遇,更是重大的政治任务。尤其是在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方面,滨海新区一直扮演着全市先行区、核心区、标志区的角色。
谈到今年以来滨海新区在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这项工作上取得哪些实质性进展,单泽峰说,一直以来,我们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打造“一基地三区”核心区的目标,在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上集中发力,重点做了四个方面工作。一是高站位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区级班子成员包保、专项工作组协调推进和定期走访调度机制,开展精准错位承接。截至目前,累计引进北京项目4729个,协议投资额近1.3万亿元,其中,央企二三级总部项目347个,注册资金4922亿元,总投资288亿元的中石化120万吨乙烯、总投资超200亿元的北燃LNG等重大项目接续落地。二是高水平打造承接平台。抢抓非首都功能疏解窗口期,不断完善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南港石化产业基地、航空物流基地等9个承接载体。特别是加强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建设,累计注册企业突破3000家,其中北京企业672家,占比由2019年的16%提高到30%。三是高能级打造创新发展集聚区。深化与北京中关村联动创新,依托清华电子信息研究院、北大新一代信息技术研究院和海河实验室等高端研发机构,加强跨区域共性关键技术联合攻关。尤其是围绕全市12条重点产业链,不断提升链上项目占比,促进京冀创新链与天津产业链融合发展。四是高效能打造协同体制。加快推进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实施“见证发证”审批方式,率先设立“京津通办”自助服务厅,推出696个办理服务事项,119个事项上线办理,最大限度实现无需“跨省”,甚至无需出门就能办事;建立京津冀自贸试验区政务服务通办联动机制,推出3批153项“同事同标”事项,为京冀企业落户提供便利。
经济要发展,交通须先行。在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中,滨海新区在交通协同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对此,单泽峰说,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我们始终坚持交通先行,不断深化交通领域协同,织密三地立体交通网。一是陆路交通方面,加速构建一体化交通网,今年2月底,津石高速全面通车,天津到石家庄的通行时间缩短半个小时以上,到雄安新区也只需一个半小时。塘承高速新区段加快建设,建成后,滨海新区到承德的时间,可以缩短20多分钟。津潍高铁年内也将开工,建成后将形成东北、京津冀地区至山东半岛和长三角地区的沿海高铁新通道。二是海上交通方面,我们着力深化津冀港口群合作,天津港在全国率先实现区域通关一体化,口岸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分别压缩17.3%和48.6%,位居全国主要海运口岸前列。另外,我们还开通了服务雄安新区绿色通道,2021年运量达到1.1万标准箱,同比增长40%以上。三是空中交通方面,我们牵头编制了《天津市航空物流发展“十四五”规划》,就建设国际航空物流中心、畅通机场货运物流体系等5项重点任务明确了具体措施,预计到2025年,航空货邮吞吐量达到40万吨,全货机货邮吞吐量占比达60%,国际航空物流中心地位基本确立。
滨海新区出台了6个方面、123项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这123项政策对中小微企业有没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
对此,单泽峰指出,这123项稳经济政策措施,是逐条对照国家和全市政策,通过深入走访企业,精准谋划的符合“滨城”实际的增量政策。在政策制定过程中,主要把握三个原则:一是突出政策的普惠性。我们拿出真金白银助力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比如,实施延期还本付息,水电气“欠费不停供”,对在新区创办小微企业的最高贷款额度提高到300万元,这些都是为了让更多企业得到实惠。二是突出政策的针对性。在加快推进水利工程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稳定和扩大民间投资、推进重大外资项目等领域,均提出具体项目清单,强调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拉动有效投资,稳定经济增长。三是突出政策的延续性。注重与已出台的助企纾困15条措施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等措施充分衔接,通过递进、扩面、加力,形成互补、联动、加强效果。
123项举措应该说涉及到了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涉及财政、金融、产业等众多领域,在实际工作中滨海新区如何确保这些惠企惠民政策落实到位?
单泽峰说,政策关键在于落实,不落实,再好的政策也是一纸空谈。我们通过集中政策、集中力量、集中时间“三集中”,尽快实现“新政策无时差直达企业”。一是广泛发放“明白纸”“口袋书”。对各级出台的政策进行全面梳理,提炼“干货”汇编成“明白纸”“口袋书”,多渠道向市场主体以及产业(人才)联盟、商会协会推送,让企业一看就懂、拿来就用、随时能找到人解答。二是深入开展“政策翻译官”活动。综合研判中小微企业最想了解的政策和最需要的服务,组织有关部门和专业人员,通过线上线下政策解析、操作演示、专场解答等方式,精准指导企业享受政策。三是充分发挥“惠企政策适配器”作用。充分利用政务帮办平台“惠企政策适配器”版块,对企业需求进行“颗粒化”解析,将契合度高的最新政策,精准直推企业用户,确保政策有效传导。同时,为确保政策真落地、企业真受益,我们成立了扎实稳住经济领导小组,组建7个工作组,强化“132”专班作用,形成高效运转的工作体系。同时还建立了定期调度、效果评估、督查考核三项制度,确保政策有效落实。
面对疫情等复杂的外部环境影响,企业最担心的就是原料进不来、产品出不去、不能正常生产等情况。重点供应链产业链一旦中断,很可能引起连锁反应。滨海新区如何应对解决制造业企业“供应难”、中小微企业“经营难”、企业职工“通勤难”等问题?
单泽峰说,当前,疫情防控的复杂形势,也给诸多行业带来直接冲击,为此,我们全力保市场主体,瞄准制约经济循环的堵点卡点,切实帮助企业渡难关。一是针对制造业企业“供应难”问题,我们在市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组织了多轮产业链、供应链、资金链撮合对接活动,为300多家重点企业协调解决交通、用工、原材料等问题600余个,发放省际、市域通行证近2000张,着力保障供应链有序衔接,全力稳定工业大盘。二是针对中小微企业“经营难”问题,刚才我也提到过,我们已经推出了多项纾困减负政策,除落实好国家减税降费和市级减免房租等政策外,还给予专门补贴、贴息贷款等支持,缓解企业资金压力,为企业经营发展提供保障。三是针对企业职工“通勤难”问题,我们根据企业出行需求,开展定制公交服务,目前已开通定制班线7条,日均运量1200人次,不仅最大限度降低了疫情传播风险,而且节省了员工候车时间,实现“家门到厂门”的直达通行。
滨海新区制定了美丽“滨城”建设“十大工程”行动计划,今年这“十大工程”都安排了哪些项目?
单泽峰说,美丽“滨城”建设“十大工程”是增强城市载体功能、补齐发展短板的重要抓手,也是提升城市发展品质,彰显海滨城市特色的重要举措。今年我们共安排项目160个,计划完成投资434亿元。一是轨道交通系统工程,重点实施轨道交通B1、Z4、Z2线、京滨城际滨海西站市政配套等5个项目。二是双港集疏运工程,重点实施塘承高速滨海新区段、天津港集疏运专用货运通道等9个项目。三是城市交通承载力工程,重点实施安阳桥、西中环跨海河桥等13个项目。四是城市更新改造工程,重点实施杭州道建材路片区城市更新、83个老旧小区及棚户区改造等10个项目。五是新型城镇化工程,重点实施太平示范镇二期、胡家园示范镇(二期)等6个示范镇项目。六是社会事业提质工程,重点实施妇儿医院生态城院区、耀华中学滨海学校、北塘第二幼儿园等48个项目。七是市政配套完善工程,重点实施农业水源置换、有机废弃物综合利用处置和大港500千伏输变电工程等43个项目。八是生态环境提升工程,重点实施黄港湿地生态区水环境提升、北堤防潮工程等11个项目。九是文旅商业提升工程,重点实施海河外滩提升改造、生态城万达广场、南堤滨海步道等4个项目。十是新型基础设施工程,重点实施5G基站及物理站址、腾讯绿色低碳数据中心等11个项目。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滨海新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公共服务能力、基础配套能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经济发展了,生活改善了,人们还希望生态环境更加友好,绿水青山,鸟语花香。滨海新区在加快建设美丽“滨城”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单泽峰说,一直以来,滨海新区积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树牢“绿色决定生死、决定未来”的理念,围绕落实双碳目标,深入实施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推动生态环境实现总体性、突破性好转。一是在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方面,我们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坚持燃煤、工业、机动车、扬尘、新建项目“五控”治气,2021年PM2.5浓度38微克每立方米,比2015年改善45.7%,优良天数比率72.6%,比2015年提高9.6个百分点。二是在改善水环境质量方面,我们坚决打好碧水保卫战,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坚持控源、治污、扩容、严管“四措”治水,全区16个地表水考核断面中,14个达到Ⅳ类及以上。同时,强化渤海综合治理,12条入海河流由全部劣V类提升为总体Ⅳ类以上,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从16.6%提高到70.4%。三是在加大生态保护修复方面,我们加快“871”重大生态工程建设,北大港湿地有水湿地面积由2017年的140平方公里增加到240平方公里,并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完成“双城”中间绿色生态屏障造林1.85万亩;实施蓝色海湾整治修复行动,打造了多个居民观海亲海的网红景点,海岸线自然生态景观得到极大改善。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政治责任,以更大决心、更大力度、更严措施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助推美丽“滨城”建设。
节目最后,单泽峰表示,打造“双城”发展格局、建设美丽“滨城”是市委、市政府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也是“滨城”人民共同追求的美好愿景。面对疫情考验,在党中央正确指引下,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区人民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彰显了滨海人民顾全大局、守望相助的精神风貌,团结一心、同舟共济的家国情怀。风雨无阻向前进、越是艰险越向前。我们坚信在美丽“滨城”建设的新征程中,只要全区人民勠力同心、勇毅前行,任何困难都阻挡不了“滨城”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脚步,美丽“滨城”建设的目标一定能够早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