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处置再加速,核酸筛查再优化,场所管理再加强。近日,普陀开展全区全员核酸筛查。面对严峻紧急的任务,长风这些“第二梯队”灵活应用“1+N”党员服务模式,“疫”线齐心,筑起社区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
“我报名、举手、我可以……”
6月10日晚间,长风新村街道将于次日进行全员核酸筛查的通知发布后,静寂了好几天的“第二梯队”群顿时又沸腾了,各居民区党组织紧急号召党员们集结,组织核心成员进行“紧急任务”分工:“信息宣传组”向居民传达核酸检测时间、流程,回答居民疑问;“物业监督组”检查现场设备、协调安保力量、优化动线;“邻里帮扶组”收集反馈特殊人群需求、安排次日上门服务工作……
由于目前上海已全面复工复产,各队长还需根据党员们的实际情况,机动安排第二天参与核酸检测各个相关环节的人手。各“第二梯队”因时因地,在完善优化“1+N”的基础上探索出多种工作机制和路径。
风荷苑在“大上海保卫战”中探索形成了“1v1”和“1+6+N”抗疫工作机制。
“1v1”即临时支部与居民区党组织充分对接,党小组与网格块工作充分融合,不断放大居民区党组织在社区防疫工作中的党建延伸,用党员力量大力充实社区防疫力量。
“1+6+N”即在居民区党组织的领导下,大家以临时支部为核心,在支部下设六个党小组,无缝对接居民区的六大网格块,与负责每个片区的居委会工作人员充分联动起来,相互补位,各党小组在块内将楼组长力量发动起来,在楼组内将楼内志愿者及广大居民力量激发出来,在“1+6”的基础上下设“保供小组”“快递配送组”“抗疫日报线上团队”“应急处突组”等专项小组,形成“临时党支部+(党小组-居委会块长)+(楼组长-楼内党员)+专项小组”的抗疫大框架。
白玉一委坚持“三个一”工作准则,持续助力小区疫情防控工作:扛起“一面旗”,积极响应号召,快速组建党员服务队,整建制向属地居民区报到,主动亮明身份;统筹“一盘棋”,党员与其他社区志愿者一道,听从居民区统一安排、统一调配,不另搞一套,确保令出一门、政出一门;攻坚“一条心”,除做好分配的工作外,党员们还踊跃承担联络员和宣传员职责,协助楼组长做好居民服务,做好防疫政策宣讲和辟谣提醒,引导居民特殊时期保持情绪平稳,共克时艰。
“第二梯队”都是身肩“1+N”的多重身份的多面手,机动转换、随时待命。为了这特殊的半天,他们早早地站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可能刚离开核酸点,脱下大白,就开始为居民配送急用药物。可能刚叫完楼栋下楼核酸,就开始为居民提供应急服务……
沈骎是华师大三村“心理关爱组”的组长。除了全面负责心理关爱组工作,提供在线心理咨询外,持有核酸检测员证书的沈老师也以自身专业技能积极参加核酸检测点位上的各项工作。
因为专业能力过硬、为人热心,沈老师在封控期间曾被学校召回参与学校的疫情防控工作。近期从学校返回社区后,沈老师再一次不顾疲劳,第一时间回到了社区,参加核酸点位工作。
万宏雷是海珀玉晖小区“核酸检测组”的成员,他于近日顺利通过了核酸检测员的培训考核。接到此次核酸大筛任务后,他第一时间报名参加。
核酸检测常态化以后,每天都能在固定时间段看到他出现在小区的常态化核酸检测点为居民提供服务,风雨不改。
“刚好有时间,刚好圆一个医生的梦。”
云淡风轻的一句话却恰好体现了一个普通共产党员永远不变的初心。
刘健威是童来书院的院长,从三月底疫情开始就积极参加中山桥社区各项防疫工作,从小区值门岗,到楼栋发抗原、送物资、消杀,核酸扫码等到处可见她的身影。疫情好转后,她又积极加入常规化核酸采样员行列,每天早出晚归为大家服务。
知道这次核酸检测医生不够,她一完成常规化检测点的工作就不顾疲惫地投入到小区核酸检测工作。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刘老师,就如她自己说的:
“我们党员的任务就是带好头,激发出群众的正能量,团结一心,什么困难都不怕。”
沈亮是雅仕汇都“核酸小分队”的成员,接到需要支援的电话后,毫不犹豫的接下了任务。从封控初期的手忙脚乱地学习扫码、讲解、维持现场秩序,到如今从容辅助常态化检测的有序进行,在他的努力下,小区的每一次核酸检测工作流程都得到优化。
从第一次贴着暖宝宝穿上大白服到现在大白服里即使短袖短裤也依旧会湿透,坚持抗疫“有我”的初心是他前进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