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越城区通过落实生态治理、强化责任落实、推进动态监管三大举措,进一步加强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实现越水安澜。
一是履职于严,机制创新推动多元化管控。
狠抓工作落实,全面开展水土保持执法检查,建立水利、公安等多部门联合执法机制,专项查办了全国首例破坏海塘、偷倒渣土入刑案件。同时在生产建设项目立项前期,加大与发改、建设和经信部门之间联动,及时掌握项目审批进展情况。同时建立项目台账,积极与项目实施单位联系下发要求落实水土流失防治责任的《提醒卡》,确保对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到施工过程中的水保监测,再到完工水保验收等流程信息牢牢掌握。对于未开工的项目,严格核实渣土消纳点情况。对于已开工的项目,现场核实渣土消纳点情况并拍摄水印照片。
二是借力于智,科技创新推动智能化监管。
利用科技手段助力监督执法工作,高质量推进水土保持监管工作。通过创建无人机智能巡检平台,在地面端部署8台智能化无人机自动机场,逐步形成天空地一体化水务感知系统,与现场调查相结合,实现在建生产建设项目实施水土保持方案情况跟踪检查全覆盖,目前,越城区通过无人机巡检,对全区范围内的在建项目进行日常例行检查或指定点位检查,做到生产建设项目违规问题早发现、早通报、早整改,水土保持违法违规生产建设项目得到有效管控。
三是还清于水,项目创新推动系统化治理。
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理念,致力于有效开展山水田林湖草系统治理,将水土保持作为生态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一批大型水利项目的开工,使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取得成效。在项目实施中的具体问题进行了研究,明确职责,逐一核定任务,狠抓现场施工质量,邀请专业技术人员对治理工作进行跟踪管理。开工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采用坡面绿化的方式减少矿山裸露面的水土流失。生态公益林项目建设通过对疏林地、幼林地等采取封育、补植的措施,极大提高了植被覆盖率。迪荡湖治理工程成功实现了由单一的分洪调蓄功能跨向多维度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