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网上国际投资促进平台 致力于中国投资促进事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产业新闻 > > 文字新闻
加快打造生态城市的“软实力”
发布时间:2018-12-27  来源:经济日报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被纳入国家现代化目标。生态城市建设是人类探索与自然和谐相处聚居模式的智慧选择,也是实现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战略选择。

  生态城市概念提出至今,世界上不少国家都在不断探索实践。新加坡就是众多生态城市建设实践案例的典范,其花园式生态城市成功的主要经验取决于两方面因素:一是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间的密切衔接,从国土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到市域综合公园、绿道等,到社区公园不同等级相互连接形成完善的生态绿地系统,构成了生态城市的基底,是重要的硬件要素;二是政府引导、法制监督、政策落实、全民努力的软件要素。

  近年来,我国许多省市积极开展了生态城市建设实践,在城市空间、环境、产业、建筑、交通、能源等方面进行了有力的生态探索,取得了良好的阶段性成果。广州在生态城市建设方面长期走在全国前列,始终坚持以规划为先,城乡统筹的思路,通过全面的生态战略部署,积极颁布一系列的政策和纲要文件,引导全方位的生态决策和建设实施工作。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2.54%,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7.06平方米,建成绿道200公里,全市总里程达3400公里,全市森林公园数量达到83个,湿地公园21个,其中包含2个国家级湿地公园,生态景观林带98.3公里,基本形成了较全面的生态网络系统,打造出城市被森林包围、河湖环绕的生态城市美丽景象。总体来看,广州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已经初见规模,在全国生态城市建设中起到了较好的示范作用,为加快广州城市国际化打下了坚实基础。

  健康宜居的城市环境是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重要基础,建设国际化的生态城市,要将注意力转向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上,在现有的生态城市规划、政策和建设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建设质量和管理,注重实际效果的监控和反馈,并突出时代和地域特色。

  一是加强生态环境项目建成后的效能评价,提高建设项目的综合效益。

  生态城市没有固定模式,花园城市、绿色城市、园林城市、山水城市、健康城市等都是生态城市探索过程中不同的类型,其本质都是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居环境。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应深刻理解生态城市的内涵是自然—社会—经济相互依赖的复合生态系统,也就是环境友好、社会公平、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要求。要避免用巨额财政支出打造出看上去很美的“伪生态”式的人造自然环境,其生态系统运作中将不仅无法发挥实质的效益,反而会带来更大的维护管理成本,导致资源浪费,甚至造成生态系统负效应。

  为了避免生态环境建设流于形式,在大规模开展生态环境建设的同时,应当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去不断检验项目建设后的效能,通过对建成项目采取动态综合绩效评价的方式来检验设计策略和方案实施的有效性,并形成反馈机制,以便进一步对规划设计策略和方法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意见。只有这样,才能在不断的实践中总结出有效的、可操作的生态实践知识,以指导和提高未来新的生态城市实践的质量。

  近年来,我国发布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为规范和引导绿色建筑实践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实践范围更广的可持续景观生态工程项目则缺少必要的建成使用后的评价机制和体系。在生态环境建设中,不少决策者常陷入一种有绿植绿水就是生态的表象误区。目前,这种情况在重大项目上有所好转,通常会在规划设计阶段进行生态效益的模拟评价,为方案决策提供依据,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则往往由于预期评估难度较大而被忽略。

  对建成项目开展有效的绩效评价,以及构建基于绩效评价的有实践指导性的数据知识库是提升实践质量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应尽快得到各管理部门和实践研究者的重视。

  二是打造融入城市生活的生态景观文化,提升市民生态意识。

  市民生态价值观的塑造是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软实力。城市的生态环境和文化不能只靠上层决策和管理者的努力,其最根本和高效的途径是自下而上的从公司组织、学校、社区和家庭加强生态意识,共同践行绿色生态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我们要理解市民的生活需求,将生态环境建设融入其生活和工作中,或通过环境建设引导和改变市民的生活方式,潜移默化地提升他们的生态观念和意识,形成生态城市“软实力”。

  建设国际化大都市,需要建设好优质的生态环境基底,以生态环境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助推力,深刻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重点关注如何将生态理念落实到建设中,融入到每个公民的观念意识中去,推动中国向世界展现生态文明转型之路。

上一条:英敏特发布报告 食品行业面临三大机遇
下一条:今年国务院将为企业减负超万亿元 降费占六成
与我们联系
  • 联系电话:+86-0512-53660867
  • 传  真:+86-0512-53660867
  • 邮  箱:info@investchn.com
Copyright © 2015-2024 InvestCH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投促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