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让你选一件最能代表当下时代的东西,你会选什么?是智能手机还是WiFi?还记得去年上海博物馆在“大英博物馆100件藏品中的世界史”展览后公布的第101件展品——“二维码”吗?在众多改变了现代社会的科学技术中,上海博物馆最终选择了二维码作为当代历史发展的标志。
今天,刷卡出行在全国已经普及,乘客只需购买交通卡,在指定地点充值即可便捷出行。然而,忘记带卡、带钱包,或者卡里余额不足的情况时有发生。这种情况下,刷卡出行的方式也就显现出了弊端,那该如何改造呢?
打造公交出行新“城市名片”
在深圳,相信乘坐过公共交通的人都不会对“深圳通”感到陌生。2006年1月18日,深圳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通”)在38路公交车上安装了首批“深圳通”设备,这标志着“深圳通”卡实现了地面公交与地铁的互通,从此开启了深圳市民手持“一张卡”即可乘坐公共交通的便捷出行生活。
作为公共交通工具舒适度、覆盖率皆处在全国前列的一线城市,深圳对公交优先、绿色出行不仅极为鼓励,更给予大量的补贴。目前,深圳通发卡量已经突破4000万张,为市民和来到深圳的人提供了优惠与便利,成为深圳实至名归的“城市名片”。
随着移动支付技术的成熟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用户对于出行也有了新的要求。为响应用户广泛需求,“深圳通”推出了全新产品——深圳全市所有地面公共交通工具均可使用二维码进行支付。2018年1月,“深圳通”二维码正式上线,采用“先消费、后支付、免密码”的模式,不仅节约了市民乘车时间,改善了用户体验,还能让用户享受跟“深圳通”卡一样的优惠。
在“华为云2018中国行”深圳站中,作为这项全新产品的负责人,同时也是背后的推动者,“深圳通”生产及技术开发中心主任赵红宇介绍:“如果忘记带卡或者忘记带钱包,或是从其他城市来深圳旅游,只需用手机开通‘深圳通’二维码就可以便捷乘坐深圳的公共交通工具。其中,二维码和原先的储值卡不太一样,储值卡必须先充值,而二维码是先乘车后付费,就像信用卡一样。”
据悉,“深圳通”二维码甚至无需网络,只要掏出手机放到扫码区域扫一下,全程约0.3秒就可以完成扣费乘车。
助力“云上”高效生活
“深圳通”宣布二维码功能上线后,深受市民欢迎,并赢得了大家的肯定。不过,在最初推行的时候,“深圳通”二维码的运营并不是那么顺利。曾经就有乘客抱怨,他们经常遇到打不开二维码的情况。
赵红宇透露,二维码属于物联网的一部分,对后台的技术架构和设施要求都比较高,而打不开二维码,则是因为开通初期后端计算资源配置不够。毕竟,同时的并发流量、数百万人的请求,而且大多数设备都是在移动状态,这种无线通讯对技术承压的要求非常高,而且要非常可靠。
经过多番比较,“深圳通”最终选择了“华为云”。今年3月,“深圳通”将二维码的系统整体迁移到华为云上。插上“云”的翅膀后,通过华为云的负载均衡、高可用数据库、资源智能调度、云加密等技术,“深圳通”解决了前期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保障了用户注册系统的安全与稳定,运行也走入了正轨,改善了市民的出行体验。
据悉,“华为云”的弹性云服务器(ECS),具有弹性负载均衡的特点,可将访问流量自动分发到多台云服务器,实现更高水平的应用容错。而“华为云”数据库则集“可靠、易用、功能丰富、适用范围广”等特点于一身,客户可根据自身需要,选择高可用、高可靠两种模式。在高可用模式下,发现故障可直接切换,满足了“深圳通”业务的弹性需求。在“华为云”技术的赋能下,“深圳通”化解了用户巨额增长造成后端计算资源不足的难题。
通过与“华为云”合作,“深圳通”二维码扫除了技术障碍,让出行变得更加高效。截至目前,“深圳通”二维码注册用户已突破500万,日使用次数也突破110万次,并在持续增长中。
当然,不仅是搭乘公交,在电商、门户、移动APP的场景下,“华为云”也能针对相关业务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
做智能世界的“黑土地”
贫瘠的土地上,长不出参天大树,结不出丰硕果实。“华为云”这两年提得较多的一个词就是“黑土地”。2017年11月,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总裁任正非在公司愿景与使命研讨会上重点提及:我们实质是通过聚焦ICT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提供一块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的“黑土地”,这块“黑土地”上可以种“玉米”“大豆”“高粱”“花生”“土豆”……让各个伙伴的内容、应用、云在上面生长。
听到“黑土地”这个词,就会让人自然联想到“肥沃”。在肥沃的土地上,植物才能枝繁叶茂。那么,什么是“华为云”的“黑土地”?华为云BU总裁郑叶来表示,就是华为云今年3月份在国内机场打的那个广告:有技术,有未来,值得信赖;就是健康的云平台,让合作伙伴在这个平台上万物生长。正如在被问到当初选择“华为云”的原因时,赵红宇是这样形容的,“(‘华为云’)是一个纯粹的云”。
如今,依托华为超过30年在ICT领域的耕耘,“华为云”在算法、芯片及软硬件结合能力等方面,已经建立起了优势,打造出领先的云基础设施服务,为客户提供云服务器、云数据库、云存储、CDN、大数据、云安全等全系列产品,为行业客户提供多种解决方案,帮助企业轻松上“云”,为客户智能化转型铺好加速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