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又是一年端午到。包粽子、赛龙舟,插艾草、佩香囊,节日的真意往往蕴含在生活的体验中;节日的仪式感,常常通过消费来实现。南京推出百场夜间文旅活动,常州龙城“嗨购节”启动,徐州发放1000万元的消费券……以端午小长假为契机,我省各地推出消费“大餐”,迎接“买买买”热潮。
端午是传统佳节,也是刺激假日消费的好时机。受疫情影响,作为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提振消费,重拾经济活力,迫在眉睫。最近一段时间,从打造新场景消费到开展全时段消费,从鼓励汽车消费到推动大宗家电消费,一系列消费政策的积极效应正在逐步释放。线上线下粽子、咸鸭蛋、黄酒等热卖,“五红”争上百姓餐桌,周边民宿订单回暖等,端午消费不断升温,城市“烟火气”正在加快回归。
从中央到地方近期推出了一揽子促消费政策,当务之急是要让政策尽早尽快落地见效。比如,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抢抓端午假期,拉动线下场景消费;大力支持物流、金融、信息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畅通客流物流,更大力度激发城市活力等。促进消费要有好政策,还要有好环境、好服务。这需要持续优化消费环境,提高商品服务供给能力,加强市场监管,以保障消费者权益。
激发消费活力,既要抓住当前的端午假日节点,也要瞄准未来方向和增长点精准发力。“协同发力、远近兼顾,努力稳定当前消费,综合施策释放消费潜力”,是扩大内需、释放活力的长远之策。要立足地方实际,补短板、强弱项,优化供给结构、改善供给质量,促进消费升级扩容。推动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承接好消费“回补”,稳定传统大宗消费,促进新型消费,加快培育数字消费等新热点,不断推进新型绿色消费,培育壮大“智慧+”消费,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持久拉动力。
在点亮“夜经济”、办节促销、发放消费券等活动带动下,消费市场活力必将进一步凸显。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我们应进一步激发假日消费活力,促进消费结构优化、消费模式升级,不断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