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正是盐都跨越赶超的关键阶段,各类产业项目的提速发展离不开金融机构的源头活水。多年来,市级金融主管部门和金融系统对盐都区倾心倾力支持,在主导产业、特色农业、城乡建设、文化旅游、改善民生等多个领域取得显著成效。
日前,盐都专场政银企对接活动成功举办,农发行、农行、中行等11家机构与盐都区签订了“十四五”期间综合融资额1100亿元的政银战略合作协议;工行、中行、交行等17家金融机构与盐都区38家企业签订了164.46亿元额度的授信协议,为盐都区经济发展注入更为强劲的动力。
盐都作为盐城主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全市唯一的国家级高新区,近年来,通过扎实推进双创引领、智能制造、融合发展、两山实践“四个示范区”建设,实现了三大主导产业加快发展,特色产业不断壮大,资源要素持续优化,城乡面貌焕然一新,高质量发展步伐越来越稳,实现了“十四五”发展的良好开局。市金融管理部门就进一步优化金融服务、助企纾困、更好地服务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和建议。
“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我市谋划推动勇当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的开局之年。”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局长朱金明认为。各银行机构要充分认清形势,强化责任,落实纾困惠企政策,发展普惠金融,聚焦重点工程项目和先进制造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持续增加和改善金融供给,提升金融服务质效,以金融之“进”支撑经济发展之“稳”。企业家们要坚定信心、把握机会,灵活利用各项利好政策和银行的金融支持,抢抓疫情过后各产业市场需求复苏的机遇,审时度势,谋发展、求创新;抓住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双循环”的机遇,推动转型升级,努力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提高企业稳健发展的能力。
“金融系统要贯彻执行好23条举措,充分用好用足政策红利,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人民银行盐城市中心支行行长吴从法说。商业银行要围绕产业发展规划,及时跟进核心产业链上的重大项目服务,重点加大对制造业企业,尤其是中长期制造业贷款的投放力度;要帮助市场主体,尤其是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渡过难关,稳住就业,同时持续深耕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盐城模式”,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要完善内部资源配置、绩效考核、尽职免责、科技赋能等制度安排,强化“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建设,扩大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增强企业融资的获得感。
作为金融监管部门,盐城银保监分局将进一步加强沟通对接,积极引导银行机构持续为盐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金融服务。盐城银保监分局局长刘金锋表示,金融机构要认真贯彻落实苏政40条、市政20条、实施金融顾问、做好重大项目金融服务、服务全市23条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优化外贸金融服务等多项惠企政策,在金融供给上做“加法”,解决“融资难”问题;在业务流程上做“除法”,解决“融资繁”问题;在融资成本上做“减法”,解决“融资贵”问题,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双胜利”。各银行机构既要抓项目建设,又要抓普惠金融;既要“顶天立地”,又要“铺天盖地”,围绕服务实体经济深化金融改革与创新,下沉服务重心,通过“盯项目、访园区、进企业”,从金融领域支持盐都发挥“龙头、领跑、示范”作用,形成更多的金融服务亮点和“盐都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