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以为要去窗口办理,没想到现在这么方便,只需要在手机上操作,点点上传就成功申请好了。”市民郭女士日前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在手机上操作了购房公积金申请,她对不用跑一次的审批程序连连点赞。
在湖州,像公积金提取等业务的“智能秒办”已成为常态。所谓“智能秒办”,即审批流程由人工变为系统审批,通过数据集成和共享,实现“机器审”替代“人工审”,保证每笔业务“同标准审核、无差别秒批”。申请人只需通过浙江政务服务网、“浙里办”APP等渠道提交事项申请,相关材料将由系统自动流转、自动审批,即报即批、秒批秒办,全程无人工干预。
得益于公共数据的共享,我市106个高频事项均为办事类事项,不含查询类,范围包括公积金、医保社保、教育就业、农林渔牧、企业开办变更、准营准办、人社财税、安全生产8大领域。截至目前,全市数据共享满足率已达100%,基本能够满足全市域各级部门的数据需求。
据了解,从2017年开始,我市就着手构建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统一使用的公共数据共享平台,推动公共数据和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并在此基础上启动城市“芯”大脑建设。去年9月,市公共数据共享平台正式升级为市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
打开平台,记者看到,海量数据被分门别类存放在人口、法人、电子证照、信用信息、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信息五大基础库,以及基层治理、绿色金融等多个领域专题库。全市还建有57个市级数据仓、115个县级数据仓,便于数据源头治理和开发利用。各数据库、数据仓之间,通过身份证号、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等连接,并形成全市统一的人口库与法人库。
对于公共数据“怎么用”,《浙江省公共数据服务条例》首次明确,申请使用无条件共享数据的,公共数据主管部门应当在两个工作日内予以共享。市大数据发展管理局总工程师笪猛霄说,这一规定对基层影响尤大。以前基层申请数据共享,需层层申报,时间短则一周、长则一月,“如今,有了市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与城市‘芯’大脑提供支撑,基层的创新活力会得到更大的激发。”
“除了省级,市、县两级的公共数据家底也非常大,仅市本级就已归集超1000亿条,并在不断增长中。”市大数据局介绍,目前我市正在积极筹备申报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省级试点,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大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