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来了,困难来了,就是我们基层干部冲锋陷阵的时候。我们必须倾尽全力做好防控,让居民少一分担忧,多一分安全。”
谁家有病人需要帮忙配药、送药;小区消杀是否还存在哪个死角;明天抽时间要上门看望一下独居老人……这些周而复始的工作一件都不能马虎,因为“居民事无小事”。
居委会干部为“点滴小事”日夜奔忙的身影,是疫情之下的人间烟火,也是这段艰难岁月里的希望之光。
凌晨睡、凌晨起,延吉七村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施菊笑称自己是“007”,“说是睡,其实也就是‘眯’一下。”
本轮疫情发生以来,每天晚上,各种紧急电话早已把施菊的睡眠“撕扯得七零八落”。老人摔伤、孕妇生产、孩子生病、患者缺药……桩桩件件都是居民的急难愁盼,延吉七村居民区共有2812户,5500多位居民,老年人口几乎占一半,是个典型的大型老龄化小区。面对如此大的体量,如何破解小区封闭管理期间的难题?
“过去,基层治理偏扁平化,一个人对着几百甚至上千人。现在特殊时期要善用分层理念,一层层拆解任务、落实责任,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仿佛有三头六臂”的施菊带领居委会团队,始终像陀螺一样转个不停,“延七的居民,我们一个都不能落下。”
早在小区封控之前,延吉七村就自创三个“1”为封闭管理后的一切工作夯实根基:
“1张底数清单”——通过线上线下“双敲门”,逐栋逐户开展“地毯式”排查,摸清人员底数,系统掌握家庭人口数、老人病人孕产妇婴幼儿等特殊人群情况,形成极为详尽的底数清单,并及时进行动态更新。
“1个微信沟通群”——建立一个楼组一个微信群的精细化沟通模式。在延吉七村的每个楼组微信群里,都有居委会干部、楼组长、志愿者组成的“三人小组”:居委会干部负责信息发布,楼组长担任“知心大姐”,及时关注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并做好心理疏导;志愿者充当“跑腿小哥”,负责“送货上门”。
“1项志愿服务机制”——考虑到小区楼组长普遍年纪较长,延吉七村依托168位志愿者建立起“老带新”志愿服务机制,即1位楼组长带领1位本楼年轻志愿者开展工作。通过“一老一少”搭档,互相补位,在楼组内形成“自循环”。
“做之前有计划,过程中有方法,做完后有记录,事后还要总结复盘。”施菊要求小区的防疫工作要形成这样的“闭环管理”,以此提高团队整体效率。
在第一次核酸筛查前,居委会通宵讨论,并反复实地演练。筛查结束后,又就当天的现场情况进行详细讨论,查找问题和不足,优化完善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之后多轮筛查,这个5500多位居民的“超大核酸检测现场”,每次都能做到安全、有序,这背后凝结着施菊和居委会团队的工作智慧和辛勤汗水。
“我们做任何一件事,手上都会有一份清单,并有专人记录,不能打‘稀里糊涂的仗’。”施菊介绍,以抗原检测为例,楼组长和志愿者组成的“老少二人组”,挨家挨户为居民送上抗原试剂,并原地等待居民检测完毕后,一一回收、登记,并在回收袋上标注好室号,再把详细情况汇报给块长汇总。因此,居委会对已检人群、未检人群、未检原因等情况都了如指掌。这种准备足、操作实、记录清的工作方式方便了居民,也大大提升了信息透明度。
“这段时间,即使再忙再累,我也会利用中午和晚上就餐的十几分钟,和居委会干部、志愿者坐下来,复盘当天工作情况,并讨论出改进方法,”施菊告诉记者,“我们就是在这种随时总结随时改进中,不断优化流程,提高效率的。”
担任延七居民区党总支书记7年,哪些家庭有特殊困难,哪些居民急需帮助,施菊心里都有“一本账”。她叮嘱楼组长每日上报特殊群体的情况,主动“向前一步”掌握他们的生活、就医需求,以便及时解决困难。小区收到大米、蔬菜等爱心捐赠物资,居委会总是第一时间想到他们。对解除隔离医学观察后归家的居民,居委会则依据记录,把居民在此期间错过的物资尽数补齐。
延吉七村共有11名居委会干部,其中10名是女性。每次发放物资,对居委会都是不小的考验。打通“最后100米”,得拼时间、拼干劲。
“车进来后,要卸货、装货、理货、配发,这些流程要无缝衔接,尤其牛奶、蔬菜等,更要及时发放。”施菊带领的“娘子军”咬牙搬起几十斤重的箱子,轮番用平板车、手推车、电瓶车“接驳”,常常连轴转五六个小时。有的居委会干部搬完后靠在墙边,累得头都抬不起来。“咱们居委会的‘女汉子’重活累活都往前冲。这股投身防疫、服务居民的精气神,令人敬佩。”一位志愿者不禁感慨。
“疫情来了,困难来了,就是我们基层干部冲锋陷阵的时候。我们必须倾尽全力做好防控,让居民少一分担忧,多一分安全。”施菊说。
早上7点不到,中原路99弄居委会主任潘军斌忙碌的一天又开始了。
上午的核酸筛查还算顺利,两个多小时就完成了小区1959人的采样任务。小区居民听从指挥,积极配合,一路上对潘军斌说着“你们辛苦了”,“也有居民对居委会工作不理解,但我们更多接收到的是来自居民的善意,他们的支持、理解、配合在任何时候都是我们的精神支柱。”片刻不歇息,潘军斌赶紧将样本核对清点后送检。
忙完核酸筛查,刚扒拉几口饭,区里下发的84消毒液到了。潘军斌马上放下筷子,来到小区门口接货清点。如此一通忙完,中午的盒饭早已凉透。下午又要组织一批志愿者,将这批新到的消毒液连同之前到的湿纸巾尽早发到居民手中。
12号楼的独居老人朱阿婆年逾九旬,当天身体不适要吸氧,她的子女已联系医院把氧气瓶送到,需居委会对接。落实好物资事宜后,潘军斌立刻上门查看了老人的情况,同时安排志愿者去小区门口拿来氧气瓶,并帮老人换上了吸氧装置。“我们小区老年人比较多,占比近50%,需要格外关照的80岁以上独居老人有31位,他们所在楼栋的志愿者每日密切关注老人的身体情况和物资需求,居委会干部也会定期上门关心慰问。”潘军斌说。
傍晚,潘军斌的电话又响起。有居民反映,小区有几位老人在楼栋外聊天、走动。潘军斌做好防护措施,前去劝导,“现在还不是绝对安全的时候,万一感染,老年人还是很危险的。”潘军斌说:“不少老人平时有散步的习惯,封控时间长了,可能在家有些待不住。遇到劝诫,个别老人当面配合立刻回家,可转头又出来了。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会主动联系老人子女一起进行劝说教育,同时也会继续加强小区巡查和宣传引导。”
为尽快“揪”出病毒,第二天还将继续核酸筛查。潘军斌和居委会干部们连夜发出通知,组织志愿者、布置场地、设置点位、规划楼组出行顺序和行进路线、准备一楼一表名册……一切准备就绪,时针已快走向零点。
此时,潘军斌还不能安心躺下休息,趁着夜深人静,再把白天工作的千头万绪理一理:谁家有病人需要帮忙配药送药;小区消杀是否还存在哪个死角;明天抽时间要上门看望一下独居老人的生活情况……
他做的那些“小事”——“母亲说得最多的就是居委会如何关心帮助她,邻居志愿者如何悉心照顾她”
“特别感谢送我们来的小谭,全程陪同我们,谢谢”“小谭人帅又热心”……
前不久,浣纱六村的微信群里出现了这样的对话。发消息的是住在20号楼的金先生,最近发生的一件小事让他对这位叫“小谭”的居委会干部印象深刻——
5月初的一天,晚上8点多,天色已黑,浣沙六村居委会内依然亮着灯。突然,有人敲门:“你好,我要求助!我的孩子被小狗咬了一口,现在要去医院,能开个出门单吗?”
原来,居民金先生家里养了一条宠物狗。当晚,孩子与小狗玩耍时不慎被咬伤,需尽快去医院接种狂犬疫苗,但一来小区不能随便出入,二来家里没有代步车,大晚上的,金先生夫妇犯了难。
小谭第一时间提出,他可以开车接送。“其实他们本来就是我所负责楼栋的居民,我又正好有车,这都是应该做的。”小谭表示。
9点多,小谭载着一家人赶往杨浦区中心医院,并现场帮忙联系医生……小谭说,狂犬疫苗需要定期注射多针,之后,如小区仍处于闭环管理状态,他每次都会负责接送。
“多亏他送我们去医院,不然我真不知道怎么去。”金先生在群里说,随之而来的“跟帖”也不少:“小谭非常好,每次都救急,每天下班也很晚,非常低调,默默无闻地付出和奉献”“今天20号邻居也是小谭帮忙签出门证,打电话给医院,借的电瓶车,一点都没有耽误……”
这位在居民中“有口皆碑”的小谭,全名谭秋辰,浣沙六村居委会民政主任兼儿童主任。本轮疫情前,他长期负责小区里老人、儿童等弱势群体的日常保障工作;疫情发生后,他就成了“万金油”,一会儿是“快递小哥”,一会儿做“送菜跑腿员”“包车司机”……“我做的都是些小事。”面对居民的点赞,谭秋辰显得有些“轻描淡写”。
“我是浣沙六村14号楼居民陶月珍的儿子,真诚感谢浣沙六村居委会的工作人员……”这封感谢信中提到的老人陶月珍,今年83岁,是谭秋辰最近的“重点关注对象”。疫情前,老人长期与侄子同住,疫情后,侄子因工作需要,住进单位实行闭环管理,而老人也就此进入独居状态。由于老人年事已高,患有多种老年慢性病,小谭经常借着上门配送物资的机会,关心老人的生活状态,看看是否出现身体不适或物资紧缺等情况。
陶月珍的儿子俞文激说,“每天通话时,母亲说得最多的就是居委会工作人员如何关心帮助她,邻居志愿者如何悉心照顾她。我很感激,也很感动。”
然而在采访过程中,谭秋辰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却是:“这真的是件小事,不值一提。”记者了解到,浣纱六村共1263户、2500余位居民,居委会却只有5个工作人员。疫情期间,他们始终与机关下沉干部、社区志愿者等并肩作战,马不停蹄奔走在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