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业品外观设计国际注册海牙协定》(简称:《海牙协定》)在中国生效,意味着中国的申报主体可以通过海牙体系便捷高效地在海外申请外观设计注册。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中国办事处汇总的信息,生效当日已有34家中国企业提交申请,其中北京经开区企业京东榜上有名,吹响了经开区企业积极融入全球知识产权生态圈的“冲锋号”。
据了解,《海牙协定》是适用于工业设计领域的国际知识产权协定,与商标领域的《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和发明专利领域的《专利合作条约》(PCT)共同构成工业产权国际合作的三大服务体系,由WIPO管理。通过《海牙协定》,申报人向受理局提交一份单一的国际申请后,便可在若干个缔约方获得工业品外观设计保护。近年来,加入《海牙协定》的成员不断增加,截至今年1月24日,海牙协定共有76个缔约方,海牙体系的影响力持续扩大。
此次率先通过《海牙协定》进行国际外观设计申请的京东,是经开区7家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之一。在今年经开区组织的知识产权宣传月线上宣讲活动中,京东表示,技术创新推动了该企业在零售、科技、物流等7大业务板块的布局,为进一步筑牢技术护城河,京东成立了知识产权部门,负责全集团的专利、商标、维权等知识产权管理工作。据介绍,截至2021年,京东已公开专利申请数量近2万件,在外观设计专利方面有不少需求。为保障国际化业务的顺利开展,知识产权资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性逐年上升。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如何发挥区域带动作用,激发更多企业布局知识产权?依托北京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经开区分中心的设立,经开区打造知识产权综合性服务平台,通过“一站、一室、一庭、一窗、一厅”,为区内企业提供“家门口”的专利预审支撑、快速维权、商标业务受理等服务。此外,经开区每年都开展企业知识产权贯标培育工作,帮助企业打通从知识产权创造到保护、再到应用等各个环节,支持企业建立健全知识产权工作体系。
截至目前,北京经开区企业拥有有效发明专利已破万。其中,今年前两月,经开区企业共获得专利授权1798件,同比增长40.03%;共申请PCT专利106件,同比增长82.76%,知识产权专利布局初步呈现国际化趋势。随着《海牙协定》的生效,不仅进一步方便了创新主体对外观设计的集中化申请和管理,也降低了创新主体在产品全球化布局进程中为外观设计国际申请所支出的成本,进一步推进创新领域的国际合作,助力国内创新主体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