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级自然公园评审委员会评审结果公示结束,江苏扬州北湖湿地公园晋升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2016年以来,邗江区委、区政府遵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依照历史文献《北湖小志》记载,决定恢复与保护北湖生态,传承与弘扬北湖文化,启动了北湖湿地公园的规划建设工作,以工匠精神、水工智慧,建造了一座融历史人文、现代风情为一体的国家级湿地公园,把北湖从文库典籍中“请”了出来。
六年时间,扬州人运用了哪些匠心和巧思,在4.7平方公里的鱼塘和水面上,奏出一曲塘、河、湖、水、草、鸟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之歌?
《北湖小志》的记载,怎么再现?
北湖湿地公园,地处扬州北郊,邗江区公道、杨寿、方巷三镇交界处,境内河网交织、湖荡密布。然而此前由于河滩湖沼逐渐消亡殆尽,百里湖荡不复往昔模样,仅剩下零星散布的小鱼塘。
清代“扬州学派”大儒焦循的《北湖小志》记录了曾经的北湖风光。北湖占地7000多亩,相当于3.5个瘦西湖那么大。再现北湖的人文自然风光,是一件利于子孙后代的事。
2016年,邗江区抓住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的契机,启动北湖湿地公园规划编制,成立北湖湿地公园管委会,明确区属国有企业——邗江城建公司负责实施。2017年以来,属地政府完成了236户农户搬迁、7600余亩土地水面流转。此后,邗江城建公司完成了外围水系调整、内部地形重塑、配套基础设施、园内景观绿化等基础工程。
一份设计方案,有一本《新华字典》那么厚。这是北湖湿地公园总设计师、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王中生教授和他的团队为北湖湿地公园设计的一整套方案。“历经时光刻刀的雕琢,北湖地形地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王中生说,在方案设计之初,他要求团队里的每一位成员都要把《北湖小志》的内容熟记于心。
北湖湿地公园设计相关负责人梁同江说,公园的规划设计,既要尊重北湖原真性,从生态环境和人文特质两方面再现当年一代大儒隐居之所,又要满足今人对北湖人文、生态、自然的向往,不仅要保护北湖生态、传承北湖文化,还要继往开来,为北湖探索出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
2018年初,施工团队进场建设外围水系工程。此后,疏浚、并岛,植绿、造路,架桥、造景,铺管、置网,湿地保育区、恢复重建区以及合理利用区悄然呈现,“三十二西湖”“柳湖”“荒湖”三大核心板块陆续面世。历时五年多建设,荒滩终于变成公园。
300万立方米土方淤泥,都去哪了?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地形地貌的千奇百怪。
北湖,曾经有着无数的大小岛屿,“七十二涧之潆洄,萃三十六湖之澎湃”(《北湖小志)》。如今走进北湖,能看到近60座大大小小的岛屿。
2018年9月20日,邗江城建公司开始对北湖实施地形重塑,2019年1月完成,最高峰时现场有128台挖掘机在一片沼泽滩涂中同时作业,场景蔚为壮观。
当时的现场负责人刘阜新告诉记者,地形重塑工程主要包括土方开挖、整理以及堆岛工程。原先这里鱼塘众多,水道勾联,依靠从外面进土既不现实,造价又高。怎么办?清理淤泥,然后再根据岛的大小、路程远近,调剂分配淤泥。
“土方调剂,堆岛、并岛,施工的复杂程度远超想像。”刘阜新说,“我们进入荒岛发现,有些岛受雨水冲刷,需重新塑形;有些岛分布散乱,水面不开阔,需要并岛……”
经专家测算,整个地形重塑需要开挖300万立方米土方和淤泥,为了节省成本、减少运力,淤泥处理采取就地堆装、就近堆岛的方法,开挖出的荒岛土方投放到需要塑形的岛屿上,堆岛后等到淤泥风干、岛形固定后,再进行二次修复。
昔日的荒岛逐渐从人们视野里消失,“三十二西湖”“柳湖”“荒湖”逐渐呈现,湖湖相连,岛岛相望,接天莲叶,望眼菱蓬,飞禽栖息,一派野趣。
湖面抬高,达到什么效果?
北湖设计,处处匠心。
公园第一个标段,就是外围水系工程。2018年3月,围绕北湖四周,开建了一条环湖水系,水系把外面的农田与湖区隔绝开来,既有利于保持湖区的水位、水质,也有利于周边三个镇的防汛、抗旱。
随着外围水系的建成,一条总长达13.14公里的园区主干道,把整个北湖拥抱入怀。
如今,游客从东门步入景区后,映入眼帘的是宽阔水面碧波荡漾,上万株嫩绿的柳树,让人倍感震撼。这是设计施工人员在保持湿地湖区内部水容量的过程中,营造出来的水面景观效果。
“调整水位高层值,这在前期规划设计方案里是没有的。”全程参与工程建设的石磊告诉记者,规划设计的湖水深1.5米,一放水就发现水容量较小。后来,北湖湿地公园建设指挥部、管委会商定后逐步抬高到2.0米。
湖面抬高,水容量进一步增加,水面景观效果达到最佳,也方便了游船、画舫等船只出行,为游客提供最佳的观光视角。
现在,公园内的水都是活水。经过监测,北湖水质常年维持在Ⅲ类,部分指标达到Ⅱ类标准。当下的北湖在削减区域洪峰、调蓄和净化水资源、维持生态多样性等方面,将会发挥重要的生态屏障作用。
近郊湿地,如何成为“诗与远方”?
今年“五一”期间,北湖湿地公园日均接待游客4400人次。一时间,各种“北湖游”短视频,风靡抖音、朋友圈。
大美湿地、人文北湖,一开园,便成网红。
“北湖湿地公园,成功修复了生态,再现了《北湖小志》中的人文景观。”邗江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贺宝兰介绍,“我们要把它融入扬州大旅游体系中,瞄准扬州‘城河湖’(明清古城、古运河、瘦西湖)旅游格局,重新审视定位北湖的生态文化旅游价值,让公园在‘强富美高’新邗江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应有作用。”
近年来,随着三湾湿地公园、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的建成开放,扬州旅游从“瘦大个”逐渐进阶到“城河湖”,而北湖湿地公园的建成开放,把扬州“城河湖”的旅游空间再度扩展延伸,把旅游载体从“车上”转向更加开阔的“水上”。
邗江城建公司负责人表示,将按照区委、区政府的要求,与相关单位一道,进一步完善公园功能,加大文旅融合力度,发挥公园在生态建设、文化宣传、乡村振兴等方面应有作用,努力将公园打造成生态高地、文化高地、富民高地,助推“好地方”扬州建设。
“公园东入口景观提升和北湖文苑、珠湖草堂等人文景点升级改造完成,赋予公园更完善的功能。”邗江城建公司市政部经理袁祯介绍,此外,垂钓区、烧烤区以及露营区等可逆性项目陆续开放,满足了不同游客需要。邗城文旅公司经理佟广明也透露,正在推介营销上做文章,策划相关主题活动,同时开发研学游、疗休养等特色产品线路,打响北湖生态品牌。
目前,邗江区依据正在编制的《北湖湿地公园第二圈层概念总体规划》,首发启动“北湖里”片区的开发和利用,以“湿地+”理念推进文化旅游、健康养老等现代服务业项目布点,以体验农业、休闲农业为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实现邗江北山区域的互动发展、融合发展、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