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发展与资本密不可分。资本作为基本要素,在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因而,当甬蚌开启十年之约,资本共促成为关键一步。在“发挥优势、互惠互利、帮扶合作”的原则下,双方正在探索多层次、全方位的金融领域深度合作。而蚌埠,已经摩拳擦掌,蓄势待发。
去年12月,国家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和国家发改委出台《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皖北城市实施方案》。在推进结对合作帮扶的过程中,宁波、蚌埠的目光都不约而同瞄向了资本市场。
作为“合芜蚌”的核心一极,蚌埠一直极为重视资本市场的运作,并始终坚持用市场的逻辑谋事、资本的力量干事、平台的思维成事——2021年,我市产业引导基金规模从10亿元猛增至18亿元。以市产业引导基金为母基金,逐渐形成产业投资、创业创新和基础设施投资三类子基金群的“1+3”基金管理体系,目前基金总规模341.5亿元。从基金分布来看,聚焦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化工和硅基新材料等重点产业投资68.5亿元、支持项目139个。特别是在新材料产业发展上,市蚌投集团与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总院开展深度合作,参与设立首期规模150亿元的中建材(安徽)新材料产业投资基金。其中市产业引导基金出资8亿元,基金目前累计到位资金45亿元。
按照设想,我市将与宁波市合作设立新兴产业投资基金,围绕两市优势产业开展投资,重点支持宁波需外溢的产业向蚌埠梯次转移。“在已有基础上发挥蚌埠的优势,形成互补。”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局长马飙告诉记者,产业是发展的基础和重点,企业作为市场主体更要凸显作用。据介绍,在资本共促的合作中,双方将下大力气、出实招支持企业对接资本市场。除了协调、组织金融顾问等到蚌开展企业上市调研指导、培训服务,为蚌埠市企业上市服务专家咨询库推荐人选外,还将支持宁波证券机构来蚌调研、培育、开拓市场,为企业上市、融资提供综合金融服务。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探索推进两地上市公司合作,加强技术、人才、产业链方面交流,以及鼓励企业开展市场化并购重组,加快两地企业做大做强。
日前,市财政局局长林国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财政部门已经清理整合市级10个部门的18项产业政策,“集中力量办大事”。截至目前,已利用政府资金17.4亿元,撬动社会资本投资29.9亿元,资金放大1.72倍。围绕重点产业发展和重点项目建设,被投企业中实现上市7家,母基金投资1.5亿元,收益2.9亿元,浮动收益率约183.5%。“未来五年,市财政每年投入产业引导基金将不少于2亿元,安排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不少于4亿元。”他透露。
促进资本共促,金融机构的跨区域合作势在必行,且影响深远。
在双方的意向中,都将“支持金融机构跨区域合作,鼓励两地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及其子公司在监管政策允许的前提下互设分支机构,提供落地服务保障和政策支持;协调推进金融机构跨区域交流,鼓励两地金融机构开展结对合作”作为重要内容。
“甬蚌十年之约要分年度重点推进。今年我们将构建两地金融机构常态联系机制,积极推动甬兴证券在蚌设立分支机构。”在市地方金融监管局负责人看来,支持金融机构跨区域合作,重点在于推动实现信贷信息互认。也就是跨区域投资项目主体在两地同一家银行贷款,实现两地间资产、抵押物品共享,担保额度和授信额度共用。
更多的则是要搭建融资对接平台,常态化推进政银企信息交流。灵活运用“线上+线下”多种模式,推动金融机构加大对在甬的蚌埠企业或在蚌的宁波企业的服务,推动企业多角度参加两地组织举办的投融资对接会,定期开展主导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推介专项活动,为企业成长拓展空间。
去年,我市正式加入长三角资本市场服务基地联盟城市体系,长三角资本市场服务基地皖北分中心落户蚌埠。一年之内,实现3家企业上市:安徽壹石通公司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成为皖北地区第一家科创板上市公司;佳先股份、安徽凤凰在北交所成功上市。目前,我市已有上市公司8家,境内上市企业数位居全省第五。
不同金融机构用实际行动体现了对蚌埠的肯定:去年10月,兴业银行蚌埠分行正式开业运营;民生银行蚌埠分行和广发银行蚌埠分行已获批筹建。近年来,我市陆续与农发行安徽省分行、进出口银行安徽省分行、建设银行安徽省分行、徽商银行等银行业总部或省级金融机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签约总金额达1600亿元——有了功能完善、层次完整的金融组织体系做支撑,金融机构跨区域合作才能更进一步。
“宁波在金融运作方面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采访中,市政府相关负责人直言,加强创新成果推广交流同样是摆在眼前的课题。在计划中,蚌埠也将复制、平移、推广宁波先进金融产品和经营模式,充分利用宁波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和国家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创新成果,推动两地金融创新合作。
以资本为链,甬蚌的十年之约更为紧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