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我们正经历什么,总要满怀爱心。是无数的他们一起扛起了这个不寻常的时光,他们中有退役老军志愿者,有高龄党员志愿者,还有“00后”青年志愿者……他们投身疫情防控一线,不分昼夜地坚守着、忙碌着,他们便是“一夜成军”的志愿者,来听听他们的故事。
我叫毛一欣,是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的大一新生。本该在校园畅游的我却因为上海疫情的爆发,城市按下了“暂停键”。从3月16日到5月16日,整整两个月的,我改变了家人对“零零后”的看法,也改变了社区居民对“零零后”的眼光。城市不会一直“暂停”,“解封”指日可待!
一天,居委会的志愿者给我家送来了抗原自测盒,那时候已经晚上9点了,我好奇地问:“你们送完这些就差不多可以休息了吧?”志愿者回答我:“还要一会,还有几幢高层没有送。”那天,我妈妈也参加了志愿者,当她回到家的时候已经是晚上11点了。那一刻,我觉得妈妈好辛苦,想帮她分担,于是,我就想成为一名志愿者,志愿者生活按下了“开始键”……
“您好,请打开一下核酸码,谢谢”在参与志愿者活动的时候,这是我近期重复最多的一句话。小区的上一个“专职”扫码员姐姐复工复产回公司了,她就把重担交付给了我,于是我成为了“专职”扫码员,成为了志愿者团队不可或缺的人物。
最辛苦的一次是5:00进行核酸,志愿者4:30集合,我挣扎着从床上爬起来,睡眼新松地前往集合地。在扫码时,不仅要帮助不太会操作手机的老人打开核酸码,还要安抚早起居民的情绪,让他们更加配合我们的核酸采样工作。
如连日的早起作战,我因头痛早早睡了,半夜,发现有居委小毛哥哥的单独留言:“妹妹,明天有空扫码吗?”此时,虽然因头涨腿酸,可我看到了居委会对于我的信任和期待,“行的,我来!”清晨,当爸爸得知我又要去当志愿者时,就说今天我来做你这位“专业”扫码员“的”助理“吧,上阵”父子兵“,有爸爸的陪伴,那天扫码的时候充满干劲。
我叫毛徐刚,2010年8月踏上了军旅生涯,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2012年12月褪下军装。自2018年以来,一直服务于基层一线。
在社区工作,我常常都是早出晚归,没有过一个完整的周末,陪伴家人的时间少了,但我觉得,”只有扎根基层才能让自己真正的成长起来,社区工作本来就是为民服务的工作。”
2020年疫情期间,我不忘自己曾经的军人身份,积极主动报名参加了机场疫情防控的志愿者。2022年上海本轮疫情以来,我同样坚守在社区防控的一线,作为居委少有的男同志,肩负起了更重的担子,搬运物资、配药买药、组织核酸采样、分发物资等等……
在封控的初期,我负责的小区内,一名外籍留学生为申领核酸码犯了难,知道后,经过耐心地沟通,解决了问题。
深夜,常常接到居民的电话,有的是来寻求帮助的,有的是来反映问题的。期间有一位幼儿的母亲打电话来居委会求助:”她的孩子因为是过敏体质,喝的奶粉比较特殊,近期由于封控时间较长,剩下的奶粉只够一天的量了“,接到电话后,我就想方设法帮其联系,经过与求助人,最后由民警同志接下”接力棒“把奶粉交到了求助人的手中。封控期间,像这样的情况每天都会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