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南谯区以“开局就发力、起步就冲刺”的势头,狠抓“双招双引”,加快项目建设,强化招引工作提速提效、争先争优,1至3月,全区新签约亿元项目14个,其中工业项目13个,总投资93.5亿元;新开工亿元项目5个,其中新签约项目开工2个;新投产亿元项目6个。目前,区党政领导紧抓疫情防控好转期,率先垂范、高位推进外出招商,宣传推介南谯、洽谈项目合作,迅速按下双招双引工作启动键,确保实现全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35个、百亿元级工业大项目再有新突破的目标任务。
聚焦战略策略,在精准定向上发力
瞄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七大政策取向,省实施的三次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行动计划和投资项目攻坚、优质企业引育、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等专项行动,加强对投资热点领域、创新集中领域的政策研究,积极谋划前瞻性、引领性项目,主动加强对接,努力寻求上级支持,把重大战略作为精准制导招商引资的最好品牌、最强平台。
强化线下、线上招商,线下注重长三角与珠三角区域招商以及驻外招商分局招商;线下条件不允许,同步推进“线上”洽谈工作,开启“云招商”,保持客商对接不断档、不掉线。及时梳理滁州籍和南谯籍知名人士名录,加强沟通联系,做好对接服务。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争取举办更多的行业年会,搭建平台、引资引智。
聚焦主攻重点,在提升质效上发力
在引“大”上求突破。瞄准世界500强、中国500强、民营500强等“三个500强”及各类优质创新企业等,全力引进一批头部企业、龙头项目。
在育“链”上求突破。突出产业链招商,围绕建链、补链、延链、强链,分析梳理新能源、半导体和电子信息、新材料、先进装备、智能家电、智能家居六大产业,逐个列出清单,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编制招商地图,找准目标企业,精准有效招商。充实产业链招商组,建立市场化、专业化的招商机制,全力招引战新、高新、新兴企业,推动项目需求与要素资源、产业链资源精准匹配。
在提“质”上求突破。聚焦与南谯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发展定位相匹配的产业,严把项目质量关。牢固树立“亩均论英雄”导向,强化项目前期论证,健全预审等机制,重视核心指标,提高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强化正向激励和反向倒逼,用最快的速度让最好的项目获得最优的资源要素。
聚焦平台载体,在园区招商上发力
全方位提升园区能级。对标沪苏浙一流园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扩区升级,完善“一区多园”管理模式,推动建设上水平、产业上规模。进一步明确园区产业定位,打好特色牌、优势牌,集中精力培育壮大主导产业,更好地延链补链强链,争创更多省级以上产业集群和产业基地。宁滁新型功能区聚焦“取得突破性成果”,积极承接沪苏浙地区产业资本“溢出”,全力招引和建设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努力在百亿元项目招引、整体形象提升上快见成效。
要大力度推进园区协作。认真研究园区协作政策和机遇,在人才、产业、资本等领域加强协作,力争取得更多务实成果。依托园区平台,加强区域合作,特别是抢抓宁滁结对合作帮扶机遇,坚持项目带动,统筹“四化同步”。积极推进新型功能区建设,努力把各类园区打造成南谯开放合作、引资引智的高地。
聚焦落地落实,在提速提效上发力
强化项目落地。建立投资意向和项目线索闭环管理机制,对在谈项目尤其是有合作意愿的项目,加强跟踪调度,特别是对5亿元以上重点项目,建立项目线索报送机制和重点项目信息库,专人负责、专班跟进快推。
强化项目推进。树立“落地比招商更重要”理念,从项目推进流程加强统筹协调,完善工作机制,确保新签约项目当年转化率超50%。按照“谁签约、谁跟踪、谁落实”原则,对已签约但未履约、未开工、未建成投产的项目分门别类进行梳理安排,加强跟踪对接,及时解决瓶颈制约,努力推动项目落地建成。
强化落实机制。对在建重点项目按照“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建立清单化、闭环式工作机制,逐一制定时间表、路线图和推进计划。完善重大项目“一事一议”、重点企业“一企一策”及跟踪推进机制,倒逼项目加快建设、投产达产,确保全年投产项目资金到位率超40%,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5家、规上工业产值30亿元以上。
强化要素保障。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针对项目建设进程开展精准服务,在用地、用工、用能、用钱、环保等方面积极谋划、协调争取、破解难题,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需求,增强招商引资的底气和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