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想爸爸了!”二年级小学生陶言宇最近一次见到爸爸陶益青还是一个多月前。前几天他给爸爸打电话、发视频都未接通,妈妈安慰道:“爸爸最近在忙重要的事,忙完就回来。”他不知道的是,为了在4天内把35万份民生物资发到所有安亭人手中,他的爸爸和许多机关干部、志愿者一样,几乎两天两夜没合眼。
为保障居民的基本生活,封闭管理前,安亭镇从经贸办、产促办、氢能港、经济城等部门抽调人员,成立生活物资保障专班。专班工作人员被分为前端和后端两部分。前端负责汇总市民订货需求、筹措货源、打通渠道、登记订货,在镇级平台公布每天的套餐内容,各村居、行业主管单位的联系电话,以及24小时民生保障电话;后端负责在全镇3个民生物资集中分拣点收货、发货、配送。
“绝大部分物资都是由我们专班派物流车,去供应商的仓库运到镇里三个分拣点,最远到过金山。”安亭镇产促办副主任陶益青是后端3个点位的总负责人,主要负责统筹和协调。他介绍,货物运来后,根据前端汇总的订货清单,100多名志愿者完成卸货、理货、分拣、登记和签领。“我们随时待命,随叫随到!”延华汽车装备公司志愿者领队蔡亮说,从4月1日起,公司每天有近30名志愿者在分拣点轮流工作。凯泉泵业、运城制版、松鹤公司等企业都在第一时间组织志愿者参与分拣。
分拣点工作强度大,刚开始,效率低、发货少的局面让陶益青看着干着急。“我们也是边干活边摸索,起初每个村居的物资都现场分配,发完一家再配一家,流程冗长,浪费时间。”带着思考,前端、后端两支队伍讨论如何提高效率。“后来我们改进了方式,自创了一套计算公式。从表格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出每种品类、每个规格、每个单位分多少,不会出错,发货效率极大提升。”
4月9至4月12日,安亭镇用4天时间,向工作和生活在安亭镇的居民发放保供物资约35万份,这可谓一场“硬仗”。由于物资是分批到达、分批发放,志愿者们对前一批公路运输的物资分拣还算游刃有余,后几天的物资都是通过铁路集中发来,4月10日开始,志愿者们连续两个通宵卸了16车皮的货物。
保障物资发放时间紧,必须要在4天内完成。“你们有多少人,发多少份?”为保证每家单位物资分配准确无误,绿地经济城志愿者翁志强每天要重复问几十遍。“早一点将物资发到老百姓手里,可以减少他们的焦虑,为他们提供保障。这是我们的使命。”碳中和创新中心志愿者徐家豪说,大家都有一份责任感和使命感。“师傅,我在前面开,你们跟紧点。”负责押运物资的产促办志愿者沈琼伟带领货车司机将蔬菜运往村居,有时要通宵跑6个村。
志愿者忙完回去休息,经贸办的数据统计员还要忙着整理报表、盘货扫尾,凌晨3、4时休息是常事。从3月8日起,他们一面服务企业,一面落实防疫保供,连续一个多月没回过家。发放物资期间,协调和统筹的工作非常繁琐,每天要接300多个电话,志愿者日均达30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