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全省入汛,区水利局也随之进入24小时值班模式,全面投入水旱灾害防御工作。据了解,得益于数字化改革的不断深入,目前覆盖我区曹娥江中下游、山塘水库及山区小流域三大防汛关键部位的监测预警预报系统正愈趋成熟完善,防汛工作也将变得更高效更精准。
曹娥江作为上虞的母亲河,流域面积大,发源于金华磐安,穿山谷过平原,最后汇入钱塘江,地形地貌急剧变化,河势水流也随之改变。历史上洪涝灾害频繁,防汛压力一直很大。区水利局为此积极探索研究曹娥江洪水规律,努力寻求上级水利部门和科研院校的技术力量支持,研究开发曹娥江中下游流域水文气象耦合式洪水预报系统。该系统依托数据共享和归集,通过对最新天气预报信息、各点位历史水文观测数据及实时监测数据等的计算推演和分析研判,不仅可助力生成制作重要水文点洪水预报,并以丰富的会商展示方式为防汛调度指挥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预报数据更精确,预警时间更提前。”据区水利局水旱灾害防御和运行管理科负责人介绍,仅以水位预测为例,过去主要根据已有的实际降水量,如今则直接耦合了网格化气象预报数值,洪水预报预见期得到明显延长。如在去年台风“烟花”中,通过技术人员精心研判、滚动预报,曹娥江上虞境内三处控制站的洪峰预报水位与实际洪水位相当接近,预报精度达到甲级,为防汛决策提供了技术支撑。同时为不断提高水旱灾害防御决策的科学性和精准性,在做好去年台风“烟花”复盘的基础上,今年又针对实际存在问题,进行相关数据完善更新和模式对比调整。
“虞南山溪性河流多,梅雨、台风期,溪水暴涨暴落,容易造成地质山洪灾害。”针对山区小流域特点,区水利局全面摸清流域风险底数、分析人口分布情况,科学划分小流域中、高风险区,创新重构小流域山洪风险预警预报流程,开发了山洪预警场景应用。其中在流域重点防洪断面如农家乐、旅游景点设置预警点,搭建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根据流域实时降雨情况,分析研判预警点风险等级,及时生成预报预警信息,并借助人口热力图进行靶向推送,有效提高了预报预警的时效性、针对性。该场景应用也被列入到全省水利数字化改革试点项目。
在山塘水库方面,区水利局则通过遥测系统工程建设,目前已对区内51座小型水库和126座屋顶山塘普及安装了雨水情自动测报设备,不仅实现了降雨量和库水位监测数据的实时获取,而且一旦水库水位达到汛限水位即自动报警。同时为保障小型水库正常运行,又在大力推行物业化管理基础上实施大坝的沉降和渗流等安全监测设施建设。
“我们的目标是更准更早更有效。”区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极端天气的逐渐增多,今后将不断深化数字化水平,提升监测预报预警能力,致力为我区防汛减灾科学决策和调度提供更精准更直观的情报信息,为人民群众牢牢筑起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