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周家桥街道,一支由党建办、服务办以及团区委、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的16名队员组成的保供志愿者团队,将保障群众生活物资供应当作头等大事,夜以继日,完成及时配送。
“这个记录太疯狂了,我们至今都没有打破过。”回想起4月2日的经历,周家桥街道服务办副主任、保供志愿者团队队员金惠惠依旧难以置信。
4月2日,24900多份抗疫物资陆续抵达周家桥街道某分拣点。卸货、分装、按街道54个小区户数清点数量装车、运送到各小区门口后再卸货。从早上7点到晚上11点,16名保供队员几乎一刻都没有停歇过,在街道各部门、中心、城管中队等近30人的支援下顺利收工。而就在前一天,已有3500余份物资第一时间送到部分居民手中。
“因为刚开始,大家精力充沛,而且我们的第一批物资里有鱼类、肉类和蔬菜,都是不易存放的食品,想着要赶快送到每家每户居民手中,所以一刻也不敢耽搁,每个人都在拼命地埋头搬运。”金惠惠说道。
然而在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后,队员们都犹如霜打的茄子。“大家都没干过这么重的体力活,所以到最后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腿都是软的,有的从车上跳下来时差一点摔倒,有的因为浑身酸痛一晚上都没有休息好。”金惠惠对此记忆犹新,“不过第二天,大家依旧准时出现在了集合地,没有一个人掉队。”
自此,“连轴转”的“体力活”成为了他们生活的主旋律。截至目前,街道在区级部门的统筹安排下,已发放了3批生活物资、1批防疫物资。此外,由安徽、青海等省市驰援的大米、食用油等物资,也都如期送到了辖区独居孤寡老人和困难群体家中。
在周家桥街道保供志愿者队伍中,有一位特别的“外来队员”,生活在黄浦区的青年指挥家葛维岳。
早在封控之前,葛维岳通过“上海志愿者”小程序报名了团区委“运蔬侠”的青年项目,并被分配到了周家桥保供志愿者小组。由于在长宁没有固定住所,葛维岳被先后安置在街道文化中心以及为老服务分中心内休息,睡过桌子、打过地铺。
但接下来的工作令他措手不及,和伙伴们徒手搬运近30000份的物资。“因为体力有限,所以最初的想法是开私家车帮忙运输货物,减少运输压力。但看到一卡车一卡车的物资运来,也顾不了那么多,硬着头皮,不行也要上。”葛维岳坦然地说道。
防护服里的衣服一天之中湿了又干,干了又湿,体力也在快速消耗,到最后甚至需要屏气咬牙坚持。即便如此,葛维岳从没有后悔过最初的决定。
没有物资需要搬运时,葛维岳也没有让自己闲着。有时跟着保供小组的工作人员支援社区核酸检测,作为扫码员熟练地操作着PDA;有时响应团区委号召,开车穿过大半个长宁去协助相关部门援建方舱,收到物资分发的任务后再马不停蹄地赶回街道;有时也给学生录制网课,批改讲解作业……
当被问及是否想过放弃时,葛维岳坚定地说道,“不会,只是希望疫情早日结束,大家都可以回归正常的生活。”
“每个平凡的我们都可以撑起屋檐之下的一方烟火,在这个特殊的春天里,携手逆行抗疫。”就像开头视频中写到的,这是葛维岳和每一名队员的使命,使命未达,征程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