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检、打包、封装、启运,时针已指向下班时间,甘泉街道规上民企扬州丰盛机电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依然灯火通明、一片忙碌。“一路小心,等着你们顺利抵达的好消息。”4月3日晚,丰盛机电负责人姚俊向驾驶员挥一挥手,装载着700多万元风塔配件的大货车缓缓驶出厂区,向广东省汕头市进发。“这批货是我们专门为汕头海上风电项目订制的,为赶交货期,工人们加班加点,吃住在厂一个多月了。” 姚俊说。
姚俊,今年37岁,毕业于香港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10多年前,他大学毕业来到江苏昆山清华科技园,主要从事科技企业孵化工作。数年后,他成功搭建了中国昆山小核酸产业基地等创业平台,将清华大学的一批科技成果顺利引上了产业化发展道路。
“我父亲50岁时辞职下海创业,他讲的一句话一直让我印象深刻——‘做民企,就要做行业风口的拳头产品,尽可能把每个细节做得尽善尽美’。”姚俊说,当年父亲在邗江创办了机械加工企业,后来把企业生产基地放在甘泉街道,产品与上海电气、GE、西门子、远景等国内外主流主机厂家配套,很快就打开了产销局面。
企业规模在扩张,业务量在增长,但传统机械制造企业面临的产品技术含量低、人力资源成本上涨、订单利润空间日益压缩等挑战一样不少,2016年,回到扬州发展的姚俊发现,企业现有的订单中,传统的机械制造类产品占比逐渐下降,面临发展的“瓶颈”。2017年,江苏如东要在近海建设400兆瓦海上风力发电项目,需要一批风力发电塔配套机械件产品,一家丹麦企业接到订单后,准备在中国国内寻找生产伙伴,通过客户介绍,丰盛机电与这家丹麦企业接上了头。海上塔筒结构平台、电缆支架……看着订单上的产品目录,姚俊表示,“我们一定要做好。”
“不要说在中国,放眼国际市场,清洁能源替代传统高污染能源都是一种大趋势。风力发电配套件项目就是时代的风口产品。小伙子,好好做吧,这可是块可观的市场‘蛋糕’。”丹麦企业高管对这个中国小伙充满期望。
这笔订单价值1500万元,按当时同行业的生产工艺与成本,完成这批订单保持盈利,订单价格上限至少要1800到2000万元。姚俊与公司研发团队一起开展技术攻关,重新设计与优化生产工艺,改进了数控加工中心作业流程,自动化生产线上一次性完成下料、车工、铣工等多工位作业,虽然压缩了三分之一的生产成本,但是产品精度反而有所提升。
除了对设备精度的要求,海上风力发电塔因为时时面临海水盐分的腐蚀,需要提升配件耐腐蚀的能力,产品选材也要求轻量化,便于海上吊装作业。对照用户的标准,丰盛机电研发团队高效运转起来。经过与高校知名团队交流,决定采用热镀锌工艺对发电塔配套部件涂上防护层,同时弃用传统型材,改用更轻更牢固的板材。这样,产品使用寿命提升到了20年,几乎做到了与塔筒同步。
对社会而言,风力发电释放的是绿色电能;对企业而言,这是一支长久发展的“绿色聚宝盆”。凭借过硬的技术,丰盛机电产品先后通过了上海电气、GE、西门子等合作伙伴的资质审核,形成每年生产近500套风塔内件的产能,其产品遍及江苏、福建、广东沿海各地海上风能发电工程项目。2021年,公司实现开票销售7000万元,其中风能发电配件项目开票达到4000万元。虽然今年受到国内一些城市疫情的影响,但在手订单仍旧排到了年底,预计全年风能发电配件项目开票有望突破45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