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姨,出示一下预约码、健康码、行程码,我再给你量一下体温,麻烦了噢,谢谢噢……”
“应该嗬应该嗬,你们辛苦了!”
4月5日上午7点半,大碶街道牌门公墓园管理员袁碧瑛在墓园山下的卡口值守,为前来祭扫新墓的市民验码测温,引导他们进行实名登记,并督促他们戴好口罩。她说,正清明,往年这个时段一般会迎来人流高峰,但今年因为只开放新墓祭扫,而且是预约制,所以人不是很多。
牌门公墓园建成于1998年,目前共有800多座墓穴。袁碧瑛是土生土长的牌门村人,父亲曾是这个墓园的负责人。当父亲老去,她便继承衣钵管理墓园,到如今已有16个年头。
“以前我们主要就是引导停车和文明祭扫,做好服务保障和环境卫生管理工作。今年的重点则是疫情防控,大家只有通过网上预约才能进来,所以我们要查这个预约码,还要查健康码和行程码,然后量体温,再进行实名登记。”袁碧瑛说,线上预约也是每个时段控制了人数,错峰祭扫就避免了人流集中。
这几日,袁碧瑛就住在山下的小房子里,前几日凌晨两三点“上岗”,昨日零点就开始守在卡口。“按照我们本地习俗,新墓祭扫都比较早,有些天没亮就来了,所以要早早起来守住。”有的来祭扫新墓的村民,拖家带口人来得比较多,袁碧瑛细致解释疫情防控要求,然后和其他工作人员安排其他的村民在一旁坐着等待,并给他们端上热水,严格控制好入墓园的人流量。
年轻人大多信息接收比较通畅,都积极响应疫情防控政策,基本自觉地不再前往墓园扫墓。“但部分上了年纪的人,新的信息和政策可能还不知道,就过来了。我们就耐心劝说他们回去,大家都挺理解和配合。我们也会询问登记好,帮他们把花送上去。”袁碧瑛说,每天除了在现场和村民沟通解释,还要接很多咨询电话,几天下来,她的嗓子已经沙哑。
4月5日上午9点多,人流量越来越少,袁碧瑛便开始上山巡查,看到被风吹倒的花圈就帮忙摆正,看到地上的垃圾就捡起带走。根据预约信息数据,昨日牌门公墓园共有600多人前来祭扫,墓园防疫工作和祭扫工作均十分安全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