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轮疫情发生以来,金山在守住疫情防控底线的同时,以物资保障“三线作战”为作战图,全面护航经济社会的平稳运行。
生活物资供应是防疫中的“关键性”“支撑性”问题。疫情期间,新鲜蔬菜的需求量激增,金山区统筹生产、运输和消费,让供需两端直连,确保居民“买得到、拿得到、买得起、不断档”。
3月30日一早,石化街道山鑫阳光城居委会联络员张卫星在小区微信群中发出了《今日生活物资集中采购和配送菜单》,不久后,微信群就开始了群接龙。上午10点,张卫星将全小区的订购信息反馈至街道营商办,营商办再将信息反馈给生活物资集采集合作企业,企业工作人员用流水线操作的方式分拣打包各类农副产品,再配送至各居委会。下午5点,张卫星就带着志愿者将当天的套餐送至居民手中。
据悉,这是实行分区防控工作以来,石化街道的物资供应模式。石化街道与金山市场公司、华润万家、强丰果蔬等6家生活物资集采集送企业建立合作,每日推出13项“爱心套餐”,以集采集送的模式保障特殊时期小区居民“菜篮子”。
“每个街镇各有不同,但都是通过前端货源、中端配送、末端到户三个方向层层接力,满足群众日常购物需求。”金山区经委(商务委)副主任周增告诉记者。目前,金山采用以“集采集供为主,其他渠道为辅”的方式,保障日常生活物资的供应。
前端货源由金山区经委(商务委)协调上海市大型批发市场、区内上游保供企业,采取平价、低价方式直供给指定保供单位。中端由各街镇为主体,因“镇”制宜,按照就近原则联系保供企业,每个社区按楼栋建立微信群,由保供企业负责接单,组织菜品每户打包,统一送至小区。末端由社区工作人员或志愿者将打包菜品送至每户,真正变“出门买”为“上门送”,确保群众足不出户即可吃到平价菜、称心菜。
此外,电商平台、大型商超和农贸市场也是金山生活物资保障的重要供应渠道。
现在,为保障疫情期间蔬菜供应,廊下镇金开(上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通过使用智能化大棚控温控湿设备,提升生菜生长速度,将原本15天采收的绿叶菜加快到10天左右上市,缩短三分之一生长周期,有效应对近期市场需求激增的情况。目前,企业蔬菜种植面积600余亩,主要种植品种有广东菜心,小青菜、生菜等。
同样,金山卫镇的上海强丰实业有限公司的种植基地内,菜农通过缩短采收后地块休耕期,提前3-4天进行耕翻、播种,增加种植茬次的方式提高产量。目前,企业配送范围覆盖整个上海,共有25辆货车全天候运输,蔬菜日供达50余吨。
本轮疫情发生以来,区农业农村委加强对区域内重点合作社和蔬菜基地的技术指导,发动全区53家规模化绿叶菜生产基地做好增肥、覆膜等工作,加大蔬菜种植农资供应,以种植速生绿叶菜为重点,加快抢种抢收,全力加大地产农产品市场供应。
目前,全区蔬菜在田面积稳定在2.3万亩左右,主要是青菜、生菜、菜心、菠菜、芹菜和杭白菜等。3月16日至30日,全区共抢种蔬菜7000余亩,其中绿叶菜6000余亩;日均上市蔬菜480余吨;除60%供应本区居民需求外,其余40%全部供应至全市其他各区。
流通环节,区农业农村委携手区经委(商务委)组织区内银龙农业、九丰农业等33家企业、合作社(蔬菜、食用菌、农资、饲料等),积极申报上海市新冠疫情防控农产品供给保障重点单位,及时在生产加工、物资供应和产品流通等方面给予企业必要的支持和帮助。目前,33家单位已全部获批。向重点保供企业发放车辆通行证,企业可凭通行证在全市范围内通行,加快物流运输速度,地产蔬菜最快当天晚上即可送达至市民家中。
打通生产物资流通壁垒,是企业正常运转的重要条件。疫情发生以来,金山区坚持生产物资保流通,加强跨省市对接沟通,协调区内区外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原材料、半成品等供需对接,加大长三角毗邻地区通关协调力度,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支撑企业正常生产经营。
上海汉钟精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汉钟精机)日常需前往位于平湖新埭镇的浙江汉声精密有限公司、浙江博亚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平湖市万顺达机械有限公司、平湖瑞阳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共四家公司提取公司提取压缩机原材料。如无法前往以上四家公司提取原材料,上海汉钟精机将面临公司重要制冷产品停产停工问题。
了解情况后,区经委(商务委)第一时间向上海市经信委发出函请。3月19日,上海汉钟精机股份有限公司成为第一批拿到“上海市重要生产物资通行证”的企业。拿到通行证当天,企业就解决了原料供应问题。
无独有偶。位于上海碳谷绿湾产业园区(以下简称“碳谷绿湾”)的上海北芳储运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芳”)是国内集成电路产业上游特种气体的供应商,占有国内60%左右的市场份额。“如果我们断供,上海市及全国部分集成电路产业供应链就会停产,后果不堪设想。”北芳集团总经理浦林祥说。为保障进口特种气体运输的生命线,企业在申请“上海市重要生产物资通行证”遇到困难,金山区经委(商务委)积极联系市经信委。最终,其子公司顺利拿到“上海市重要生产物资通行证”,确保了下游企业的安全生产。
记者获悉,本轮疫情发生以来,全国多地实行闭环管理模式。3月18日,本区陆续有企业反映“进货难”“出货难”问题而申请跨省物流协调,其中50%以上的企业反映原材料与上游供应链不畅。为稳定企业产业链供应链工作,区经委(商务委)根据市经信委要求,制定下发《关于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相关工作的通知》,快速对接重点企业办理江浙物流运输商请函和江浙电子通行证,保障生产采购和物流通行稳定。
位于碳谷绿湾的巴斯夫护理化学品(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巴斯夫”)主要生产用于洗手液、免洗液等消杀产品的化学原料。这种化学原料需要装在特种的IBC吨桶中。IBC吨桶是现代仓储、运输液体产品的必备工具。
近日,受疫情影响,有一批包装桶无法从外省进入上海。“如果没有1000个IBC吨桶,原料液就无法存放,会倒逼我们停工。”公司总经理贾培世告诉记者。
此时,碳谷绿湾的上海帆顺包装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帆顺包装”)伸出了援手。帆顺包装平时并不生产IBC吨桶,帆顺包装连夜为巴斯夫“量身定制”一套模具,让出一条生产线加急生产巴斯夫所需的1000个包装桶,解决了巴斯夫的生产问题。
位于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的幂帆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幂帆”)同样不受疫情影响。据悉,幂帆是新一代集成电路芯片上游设备工厂。属于新型显示产业和半导体产业的专业配套服务商。
疫情期间,公司立足高新区完备的新型显示产业链,积极对接园区内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如园区瑞能半导体、和辉光电等知名企业,采购订单“从不断档”。
“一线需防疫物资,请求支援。”收到消息,区经委(区商务委)工作人员立即前往区经委一处物资储备处调用物资。马不停蹄地将口罩、防护服、隔离衣、医用护目镜、雨披、折叠床、棉被等战略储备物资统筹运往一线。
区经委(商务委)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全区的防疫物资几乎都从这里统筹调配,这里相当于是物资的“集散码头”,也就是说物资采用“出货补货”的模式,一旦有所紧缺就立即向上下游企业进行采购。此外,区经委(商务委)还督促协议储备企业核对储备物资底数、严格落实值班值守,确保紧急情况下的物资调用。
据了解,疫情发生以来,区经委(商务委)采用“封闭小区(村居)、封控区”优先调拨的原则,向朱泾镇、山阳镇、金山卫镇等单位、向医院分批调拨物资,供应一线防疫需求。
而物资储备的“蓝海”则在储备企业。据了解,区经委对内挖潜力,动态跟踪监测区内玉川、升欣、精发实业、洁循实业等防疫物资相关企业的产能、产量等情况,协调解决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产能产量满足应急需要。
以升欣(上海)纺织品科技有限公司为例,公司仓库面积2500平方米,为市、区常年储备防疫物资。目前,仓库常备2000万只口罩,分别储备了kn95口罩300万只,一次性医用口罩、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平面口罩1700万只。“这些都是战略储备,随拿随用。”公司总经理吴洁告诉记者。
据了解,疫情发生以来,区经委(商务委)一直采用防疫物资“实物储备+协议储备”双管齐下的模式,保持坚持防疫物资的稳定供应,持续做好防疫物资生产组织、采购调拨等工作,及时足额满足各方需求,为全区生产经营单位平稳安全运行提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