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前所街道妇联调解室里,几位妇女调解员迎来了一对正在进行离婚调解的夫妻。从上午9点到下午1点半,在调解员耐心交流和引导下,处在离婚边缘的夫妻双方态度都有了很大的缓和。而这,只是妇联调解室调处的多个案件之一。
近年来,前所街道妇联积极发挥“她组织”优势,以女性特有的耐心细腻,特有的关怀方式,深入村社一线,成功化解纷争,让矛盾化解在小、化解在早、化解在基层,以家庭平安营造和谐村居,促进基层基础提升。
家庭纠纷的“灭火员”
“很多时候,家庭婚姻纠纷、邻里矛盾都是些琐碎的小事情引发的,重要的是及时发现、提早介入。”前所街道妇联主席何美玲介绍,前所街道目前共有妇联执委17人,村妇联主席31个。自从前所街道成立“江城和家”家事情感纠纷调处中心以来,妇联队伍就充分发挥自身力量参与其中。
作为调解队伍中的主力之一,何美玲2020年就调处了30多起家庭婚姻等矛盾纠纷,成功率达到了100%。“家事调解中,需要注重心理疏导和亲情修复。”对于调解工作,何美玲有一套自己的心得。
有一次,一对年轻夫妻闹离婚闹到了派出所,在双方僵持不下的情形下,派出所联系她寻求帮助。接到电话后,何美玲很快就到了派出所。凭着丰富的调解经验,剑拔弩张的夫妻双方情绪就有了转变。在分别劝说后,原先闹着要离婚的妻子有了明显松动,丈夫也主动认错,两个人终于冰释前嫌,高高兴兴地回了家。
她说,家事调解既要讲究方法和技巧,更要有真心、诚心、耐心、细心。靠这份用心,她成了调解对象眼中值得信赖的“知心大姐”,有的村民还主动找到她,让她调解家庭矛盾的。
为了这份信任,何美玲也付出了许多的时间和精力,一桩案件情况复杂的话,需要调处3至5次是最起码的。有时候调解对象心门打开后,就有说不完的话,错过了吃饭时间是常有的事情。“看着濒临破碎的家庭重归于好,我觉得所做的一切努力和付出都值了。”何美玲指着调解室墙上的一句话——“坚持以主人翁的意识参与社会治理,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诚恳地说,这就是她的心声,调解工作同样让她也收获了许多获得感和幸福感。
一线矛盾的“雷达兵”
这支妇联调解队伍一直活跃在基层,她们就好像一个个“雷达”,及时准确掌握家庭邻里矛盾隐患,从源头上堵住“漏洞”。
东路村妇联主席王丹红介绍,每个和她一样的村妇联主席,每个月都要与网格员一起进村入户开展排查,其中要求对困难家庭、空巢老人、留守妇女儿童家庭、婚姻矛盾纠纷家庭进行必访,走访后都会有记录。
除了走访,王丹红对村里的村情也掌握的非常清楚,几乎大小事情她都晓得。“我们村里有条百里大河,村民们喜欢在那里洗衣服聊天,我也经常去,那里就是村里的‘情报站’。”除了线下的“情报站”,她还随时关注线上微信村民群。去年,她就在群里发现一桩邻里矛盾。她回忆,其实事情特别小,就是一家的鹅偷吃了另一家种的菜引发了邻里纠纷。得知事情后,她马上跟村两委马上就到村民家里开展调解,避免邻里矛盾的计划,维护了基层平安。
同时,前所妇联注重提升优化队伍建设,结合街道司法所、妇联系统等专业培训,邀请专家开展婚姻家事调解技能培训、婚姻家庭心理知识讲座等,不断提升妇联队伍的业务素养和调解技能,努力打造一支业务精干、群众认可的优秀调解队伍。
联合作战的“尖兵团”
“妇联不是单打独斗,而是跟街道其他部门一起配合形成的团队效应。”何美玲介绍,前所妇联充分利用好“江城和家”这一调解平台,与司法所、派出所、法庭、综治办等形成工作联动。
目前,“江城和家”联动机制包括会商会诊、工作联系、快速反应、主动介入等,已经形成网格员、村妇联主席、驻村民警和干部对需要掌握情况的、需要经常关注的、需要主动介入的三类九种情况进行全面排摸的大排查模式。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妇联调解相互配合,综合运用法律、政策、行政等手段,解决婚姻家庭矛盾纠纷问题,使婚姻家庭矛盾化解多元高效落实,让小事化解在村里、大事化解在街道。
其中,前所妇联利用联系家庭、联系妇女的群众工作优势,充分发挥女性温柔的力量,着力为妇女群众家庭排忧解难,有效预防和调解邻里、家庭纠纷,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构建和睦有爱、平安幸福的家庭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