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胜利召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过去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主线,以党史学习教育为抓手,聚焦中心工作、服务发展大局,弘扬主旋律、凝聚正能量、唱响好声音,各项工作推进有序有力有效,为打造新时代强市名城、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动力。
强化理论武装 高擎思想旗帜
红军长征路上“半条被子”的感人故事,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战士舍不得吃苹果的故事……2021年,横店古民居老电影故事屋演绎了300多场党史情景剧,观众在观影过程中就能重温党的风雨历程,感悟党的伟大精神。创作红色情景剧,让党史学习教育“活”起来,是市委宣传部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的创新之举。
坚定理想信念,方能把稳思想之舵。
自2021年3月15日党史学习教育正式启动以来,我市围绕“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目标要求,坚持“规定动作做到位、自选动作有特色、常规动作不打折”,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见行见效。
以上率下,领导干部带头讲。市级领导干部充分发挥“关键少数”作用,带头学党史悟思想、讲专题党课、参加专题组织生活会,带头深入基层宣讲。截至目前,市级领导干部共开展主题宣讲87场,全市党委(党组)书记、班子成员、基层党组织书记分别下基层讲党课292场、1472场、5682场。
贴近实际,深入基层灵活讲。举办影剧融合述党史、“薪火传递”红色接力等26项红色主题活动;组建红色学府、红色主播等142个党史宣讲团,开展主题宣讲4308场;深入挖掘红色资源,编印《东阳初心图谱》《东阳百年历程》《邵飘萍传》等党史读本;启动党史情景剧《北伐名将金佛庄》进校园活动,引导青少年传承革命精神,赓续红色血脉……
学史力行,实干担当谱新篇。党史学习教育启动以来,全市各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访民情、问需求,推出一批“富民利民”举措,办成一批“惠民便民”实事,解决一批“急难愁盼”问题。市领导累计走访调研700余人次,解决问题260余个;深化驻企服务员、基层治理网格员、民情民访代办员“三大员”机制,建设百个标准化党员志愿服务“红色驿站”,累计收集微心愿2775个,为群众办实事14670件,为企业解难题2315件,为基层减负担484件。
宣讲团走进花园
2021年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我市第十六次党代会相继胜利召开。我市社会各界迅速掀起学习贯彻热潮,在机关、企业、乡村、校园……处处可见宣讲团、宣讲小分队的身影。从干部到群众、从课堂到田间、从线上到线下,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宣传不断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在东阳大地生根开花。
一年来,我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始终把意识形态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坚持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宣传、党管媒体,强化对意识形态领域重大问题的分析研判和重大战略性任务的统筹指导,全市意识形态工作持续向上、向好。截至2021年底,全市388个行政村农村文化礼堂和“扫黄打非”基层站点实现全覆盖,先后有2个单位被评为全国“扫黄打非”基层示范点、2个单位被评为省级“扫黄打非”基层示范标兵,我市连续两年获评省级“扫黄打非”先进单位。
汲取榜样力量 文明浸润心田
2021年3月1日,我市19岁少年沈奕宸因车祸不幸离世,他的父母在悲痛之余做了一个决定:捐献沈奕宸的器官,挽救更多人的生命。这一事迹被人民日报、新华网、人民网、央视新闻、浙江日报等主流权威媒体转载,万千网友为之动容。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
近年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下,我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亮点纷呈。全市累计获评感动中国人物2名、中国好人4名、全国五好家庭1户、全国最美家庭提名奖1户、浙江省道德模范2名、浙江好人28名,有全国文明单位4家、全国文明村2个。
“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过去一年,我市将文明实践阵地建设延伸至阡陌村落和街角小巷,打造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文化长廊、文化墙等强有力的阵地。截至目前,已建成1个实践中心、18个实践所、377个实践站、300个实践点,其中有示范实践所6个、示范实践站15个、示范实践点4个,并创设了16个文明实践品牌项目。
过去一年,我市打破部门壁垒,充分整合分散在56个部门条线及社会层面的实践资源,在市级层面建立理论宣讲、文化体育、科技科普、卫生健康、文明创建、社会志愿等七大志愿服务联盟和68支志愿服务队伍,在镇村层面建立2000余支志愿服务队伍,在实践点建立100余支专业化志愿服务队伍,共开展志愿服务活动8000余场(次),涌现出“邻里帮”“帮帮姐”“科普法律宣讲”“公益跑团”“团小二”等优秀志愿服务队伍,共同推进文明实践活动。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在乡村振兴主战场、在百姓遇险遇难时,一个又一个志愿者挺身而出,使得“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在东阳大地闪闪发光。其中,“幸福蜗居”项目和市红十字救援队获得全国志愿服务“五个100”荣誉。
过去一年,我市大力推进移风易俗,乡风民风为之一新。横店镇仁棠村村民陈加德、卢兰仙夫妇不过八十大寿,将1万元红包交给村居家养老照料中心负责人,用来改善老年人的伙食;横店镇岩前小区居民杜征兵的母亲因病去世后,杜征兵坚持丧事从简,并将省下来的3万元钱捐给小区老协……如今在我市,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厚养薄葬已蔚然成风。
坚持守正创新 筑牢文化自信
2021年7月2日下午,市“两优一先”集中表彰大会暨“初心如磐”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在东阳剧院举行,回顾党的光辉历程,讴歌党的丰功伟绩,传承党的优良传统,表彰全市各行业、各领域涌现出的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光荣在党50年”老党员。
过去一年,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坚持以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变化的精品力作,以文惠民、以文育人,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洗礼。全市累计开展“电影党课”3500余场,覆盖党员干部群众23万余人次;戏剧《雕刻时光》荣获“浙江省第三十二届群众戏剧小品大赛金奖”,《大江大河》荣获“2020中国版权金奖”,竹根雕《丰收》获“浙江民间文艺映山红奖;大型木雕作品《百年伟业》亮相百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创新作品巡展,深情礼赞建党百年……此外,横店影视文化产业集聚区入区企业立足自身优势,回应时代呼唤,创作了《功勋》《香山叶正红》《幸福到万家》等献礼建党百年的影视作品。其中,由入区企业出品的电影《长津湖》《你好,李焕英》分别位居2021年全球电影票房榜前两名,《长津湖》更是创下了中国影史票房最快破50亿元纪录。
过去一年,我市通过加大基层公共文化设施供给、加快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建设、积极开展文化惠民活动等,持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新增“悦读吧”自助图书馆1家,新建农村文化礼堂15个,完成“e家书房”进社区、进文化礼堂80家,7个综合文化站图书室实现图书通借通还功能;占地超8000平方米的江滨文化中心于去年6月底正式启用后,已开展文化活动超120场;启动新图书馆、新博物馆选址工作;举办文化惠民活动400余场,完成送戏下乡140场、送电影下乡7813场、送书下乡10万册(次);创新推出“百年辉煌”图片展、“红色电影展映活动”等主题文化活动。
聚焦中心工作 壮大主流舆论
过去一年,大事多、要事多、喜事多。
一年来,全市新闻战线自觉承担起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的使命任务,用优秀作品奏响时代强音。市融媒体中心跻身省“融媒中心20强”,《东阳日报》被评为省“十佳报纸”,东阳城市广播被评为省“十佳广播频率”。精心组织“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寻访红色足迹”等主题采访活动,推出《百年东阳风云人物》等党史专栏30余期,营造“听党史故事、学党史知识、颂党史人物”的浓厚氛围;全市媒体工作者组团到大街小巷、田间地头、企业车间开展“六讲六做 拼争抢创”大宣讲活动,推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飞入寻常百姓家”;围绕“疫情防控”“五大会战”“共同富裕”“数字化改革”等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推出一篇篇既有力度、又有温度的新闻报道,外树形象、内聚人心,为东阳经济社会发展凝聚广泛共识。
一年来,我市宣传部门加大对外新闻宣传力度,讲好东阳故事,传播东阳“好声音”,不断提升东阳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全年在金华以上主流媒体刊发稿件2000余篇(条),其中,《人民日报》先后刊发《看病不出县 百姓得实惠》《浙江东阳深化美丽乡村建设——让村庄美,田园也美》等13篇有分量的报道,《农民日报》头版刊发的《“共享田园”:浙江东阳新探索》,得到省委省政府领导的批示肯定,外宣工作居金华各县(市、区)最前列。率先建立县级例行新闻发布会制度,召开乡村振兴、工业经济等专场新闻发布会,每场发布会原创稿件超百篇,传播过千万。中宣部组织的“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中央媒体采访团走进我市,以权威发声传播我市在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中的有益探索和重要贡献。承办“Daka China打卡中国”、央视总台海外频道融合传播等国际传播活动,CGTN《这里是中国》重磅播出东阳木雕专题纪录片,刚果小伙在横店学习交流的故事《我在中国的电影梦》在刚果各大主流媒体热播,以国际化视角向海外受众展示东阳形象。
栉风沐雨铸辉煌,百尺竿头再攀登。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在悄然间培育和提升了我市发展的“软实力”,积蓄起奋发蓬勃的新动力。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省委文化工作会议精神,更加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为打造新时代强市名城、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铸魂塑形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