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昆山高新区厚植生态禀赋优势,聚焦“昆小薇”城市更新、公园湿地、绿道绿廊、闲置地覆绿、绿化养护和智慧园林等工作,精细化推进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目前,全区绿地率达33.4%,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约9.0㎡,初步实现了步行15分钟即可到达一处公园绿地的愿景。
整合绿地资源,打造特色廊道绿化
重点实施干道、重点水系沿线等主要廊道绿化,通过增加廊道绿化宽度,提高季相树种种植比例,丰富绿化层次。结合海绵城市理念,着力打造特色生态廊道,将分散的绿地斑块串联,形成连通城乡的生态网格体系。建成了以博士路、学院路为主的一批精品亮点廊道绿化工程。
修复区域生态,推进海绵湿地建设
围绕昆山市改善吴淞江国控断面水质总体目标,推进城南圩、吴淞圩两大圩区湿地项目建设,完成了后巷港湿地公园、鼎泾河湿地、茗景苑A、B、C区标准段、青淞湿地、柏丽湾湿地等海绵湿地建设。利用城市生活区宝贵的滨河绿地,营造尺度宜人的游览空间、休闲空间。
展现民生温度,加快“昆小薇”城市更新
以“昆小薇·共享鹿城”行动为契机,通过微更新的形式,将现状利用率不高的消极空间打造成具有城市温度,凸显人文关怀,彰显高新特色的活力空间。以口袋公园、魅力街角、景观雕塑、艺术建筑、墙绘彩绘为改造类型,第一批完成7处小微空间改造提升,增加服务功能,提升空间品质,完善城市形象。
明确功能定位,完善公园游园建设
进一步利用城市空间,改造区内多处闲散空地,打造集海绵、绿化、功能于一体的城市公共绿地,赋予公园不同的风格主题,使每个公园各有特色,增加公园的文化内涵及生态服务效益,给周边居民提供散步、休憩、娱乐的自然空间。完成花园路口袋公园、小河岸公园、水秀公园等公园建设改造。
厚植高新优势,数字赋能绿化管理
引入NFC芯片实现绿化移植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信息化,保证树木在移植前后身份信息可查可溯,使绿化资产管理更精细、规范。完善绿化养护考核管理系统,实现对绿地的全面监控,进一步提升养护管理水平。将绿化信息资源应用到公众服务领域,通过采集网络访问数据,了解公众的反馈及关注热点,不断丰富园林绿化服务形式与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