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版《马鞍山市向山镇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出炉,进入为期一个月的公示期。此前,我市在《向山镇国土空间规划》正式出台之前,对《马鞍山市向山镇总体规划(2016-2030)》积极开展修订工作,全力推进向山地区EOD试点项目建设,加快生态修复和绿色转型。
作为一个过渡版本,该《规划》是向山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获批国家首批EOD模式试点项目以来,市区首个进行公示的乡镇总体规划。集“资源富矿”与“融宁先行”优势于一身的向山地区,发展空间将更为广阔。
以“绿”促城规划引领未来可期
向山地区位于城市东郊,是长江支流慈湖河、采石河的发源地。区域内矿产资源丰富,素有“马钢粮仓”之称。然而,近百年超强度、大规模的粗放式开采,导致向山地区的生态环境基础极为薄弱,“生态伤疤”亟待解决。
2021年,向山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成功获批国家首批EOD模式试点项目,成为全国唯一在采矿山的试点项目,在全面推进生态修复的同时,积极推动生态环境资源化、产业经济绿色化,通过创新机制和项目运作模式,不断提升环保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为推进向山地区生态修复与绿色转型发展,实施“十大工程”44个重点项目,我市正式启动新版《马鞍山市向山镇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在原有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向山地区产业的经济支撑能力、城镇的服务带动能力、生态的保障治理能力,着力打造“两山”理念的马鞍山样板。
《规划》以“控制总量、保证环境、提升品质、优化结构”为引领,提出将向山地区打造成为全球资源型城市生态修复的中国方案;全国EOD绿色转型发展的“马鞍山示范”;安徽的“杭嘉湖”、长三角的“白菜心”的向山样板。
以“城”促镇东部城区加速驶来
向山向美,未来可期。
目前,该《规划》正在进行为期30天的公示,规划范围涉及52.94平方公里,规划期限为2021年-2030年。
根据《规划》,向山地区将形成“一心、一带、一轴、四组团”的空间结构。“一心”为大黄山生态核心;“一带”为向山风情文旅带;“一轴”为洋河生态轴;“四组团”分别为西南部矿业服务组团、北部工业区、中西部生活、服务区以及东南部生态文旅组团。
与此同时,将构建“一屏、一带、一心、六廊”生态格局。“一屏”为围屏山、两场、两库生态屏障;“一带”为采石河蓝绿生态带,“一心”是凹山湖-大黄山生态绿心;“六廊”是二横四纵六条生态廊道。
尤其是在对接城区交通方面,向山地区将建成“五横三纵一半环”路网结构。“五横”为湖南东路、独山路、马向路、九华东路-向濮路、向黄路;“三纵”为泰山大道、向山路、围乌路;“一半环”是南山路。并为马博城际,预留三处轨道交通站点:向山路、围乌路和凹山湖轨交站。
以“产”促兴构建生态产业圈层
《规划》呈现出多个亮点,尤其是提出以“产”促城,开展立足绿色转型目标的功能策划和产业谋划。在产业布局方面,整合三个产业圈层,构建向山“EOD”生态产业圈,进一步构筑生态链、提升产业链、创新价值链。
对于第一产业而言,《规划》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在位于镇域南部的落星、石马、南庄地区开展苗木花卉种植及传统种植。积极培育特色农业,发展现代园艺、高档花木、特色林果、绿色蔬菜、优质粮油业,增加保健医药材种植,提高花卉培育水平,形成区域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主导产品和产业。
农业“接二连三”,产业融合发展。我市规划将镇域内不符合产业发展导向的企业进行腾退,土地收储,导入新的招商项目,进一步优化二产布局。规划向山镇工业主要以生态修复、大健康与生物科技等绿色新经济产业为主,在发展向山特色产业的同时,融入区域创新体系,发展符合“双碳目标”的新能源产业,积极引进锂电池、汽车零部件和充电桩领域龙头企业,打造新能源配套基地。
就第三产业来看,《规划》将构筑“镇区—居民点”两级商业服务体系。镇区商业服务中心主要发展商贸服务、餐饮住宿等生活性服务业以及金融、办公等生产性服务业。同时《规划》以现状凹山湖旅游资源为核心,积极发展文化旅游业、健康服务业,深入挖掘以矿山开采为核心的生产、生活、生态记忆和以红色活动、文体活动、重大场景为代表的城市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