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沽路,堪称南京西路商圈最“红”后街,一侧是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另一侧是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遗址。
3月1日,第二届上海青年知行计划·城市微更新设计大赛启动仪式在大沽路室外广场举行,旨在通过凝聚青年智慧,从空间上、精神上打造一条党建带团建的薪火相传、初心传承之路。上海团市委副书记邬斌出席启动仪式。
此次活动也标志着静安区庆祝中国共青团成立一百周年系列活动拉开序幕。
“觉醒年代”青年革命大本营
成都北路高架桥下,车辆川流不息,与之相交的大沽路,是条幽静的小马路。而大沽路400—402号(原大沽路356、357号)曾是共青团临时中央局从渔阳里退租后的办公地点,仅使用7个多月便被租界发现查封。
据团区委介绍,1922年,在毗邻中共二大会址的大沽路,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团一大前为“临时中央局”)指导全国各地先后恢复和建立了18个地方团组织,发展5000多名团员,并积极筹备团一大。通过编辑发行团的第一份机关刊物《先驱》,建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等,明确社会主义青年团为信奉马克思主义的团体,加强团员的思想教育工作,用马列主义武装和统一全团思想。制订团的临时章程,首次对外公开发布《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纲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章程》等重要文件。在思想上和组织上使全国的青年团组织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为团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城市变迁,原址周边早已旧貌变新颜,但当年的石库门门头仍被原样保留,铭记这段烽火岁月。
汇聚青年创意传承信仰初心
此次城市微更新设计范围为:大沽路(石门一路—成都北路段)、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遗址(现大沽路400—402号)至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间的林荫小道,针对以上空间进行整体设计与氛围营造,并对街区界面和重要节点进行设计。
据悉,设计方案将落实上海市“十四五”规划、上海城市更新和“十五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导则的各项要求,通过对街区、绿地公园、微景观、社区墙面、地面小品等可视建筑进行艺术改造,有机融入红色文化,提升城市后街艺术性,形成“一区、一园、一街”的交织与融合。同时,联动商圈赋能城市文创消费新活力,将红色文化与青年创意相结合,打造记得住、留得下的红色文化符号。
“灰色的砖墙,漆黑的木门,旧式的门牌号都传递着当年的气息。”青年设计师陈鹤文说,大沽路不仅是一条青年人集聚的“小资”马路,更是一条非常具有历史纪念意义的“红色之路”,希望通过可视化的设计,将潮流文化和红色文化相结合。
活动一经发布,便收到了同济、上大等高校青年学子和华建、金茂等专业设计公司的积极响应。启动仪式上,上海大学青年大学生、大沽路商户青年代表、静安公安青年代表、静安市场监管青年代表还共同组建了“红色守护”志愿服务队,以实际行动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展示青年风采。
优质方案助力街区焕新
活动还专门设置了“初心传承路”红色寻访微团课暨微更新线路踏勘环节,在JA37民星讲师团主讲人的带领下,大家沉浸式、全方位地感受了这条初心之路。
交流讨论环节中,各参赛团队表示,要用好“中共二大会址”“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等红色资源,结合静安区“红色遗址保护、红色基因传承、红色品牌打造”三大行动,擦亮红色文化“金字招牌”;要彰显人民城市理念,充分考虑设计节点、环境景观,突出设计作品的融合性、协调性、创新性、实用性。
据悉,本次城市微更新设计大赛的设计方案包括现状公共空间品质评价、街区功能体系策划、重要节点深化设计等内容。下一步,大赛组委会将组织专家进行评审,从“内涵性、创新性、艺术性、经济性、实用性、可持续性”六大维度进行考量,设计方案择优落地实施,共同打造初心传承之路、青春风采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