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全市创优营商环境、工业经济和双招双引推进大会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及时把全省改进工作作风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大会和滁州市“双招双引”工作动员大会精神转化为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行动和硬核举措,坚持改进工作作风,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坚持招大引强,全面打出“双招双引”新攻势。市委书记贺家平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杜永冰主持会议,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宏生、市政协主席卢金堂、市委副书记史法勇等市领导出席会议。
市委书记贺家平在会上指出:2021年,对天长来说是极不寻常、极为不易的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特别是南京、扬州等周边疫情的巨大冲击,全市工业企业克服诸多不利影响,为推进天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新贡献。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22.5亿元,同比增长11%,居滁州各县(市、区)首位,民营经济发展全省一类县第三,创历史最高水平;数字经济全省县级第一;制造强省“十强县市”连续三年蝉联第三。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70个,到位资金218.4亿元,完成全年目标139%;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70个,当年签约当年开工39个,项目转化率55.7%。新增规上企业100家,总数达575家,规上企业总数继续保持全省县级第一。这些成绩来之不易,也给2022年实现更快发展、取得更大成绩增添了勇气和信心!
就如何抓好下一步工作,贺家平强调:要培育出一批高质量、大体量的企业队伍,全力培育“龙头企业”。要通过产业打造和龙头培育相结合、企业主导和政策促进相结合、综合施策和因企制宜相结合、过程激励和结果奖励相结合等措施,打造百亿级巨头企业;要按照梯次发展思路,大力培育具有行业引领力的头部企业、具有潜在颠覆力的颈部企业、具有强劲爆发力的腰部企业和具有创新力的科技企业,建立企业梯次培育库,打造亿元以上企业梯队;要建立专精特新评价指标体系,完善分类培育办法,精准支持中小企业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创新化发展,打造专精特新企业群体;要建设一批标准化厂房吸引中小企业、创新创业项目入驻,把国家、省市出台的各类优惠政策送到小微企业手中,打造千家规模企业队伍。
贺家平要求,要推动仪表电缆、新能源光伏、智能装备制造三大支柱产业做大做强,聚力打造“核心产业”。要围绕产业链招商,充分发挥“链长制”“群长制”统筹协调作用,更加专注产业链头部企业、供应链核心企业开展精准招商,加速国内知名配套企业向我市集群集聚,推动企业成群、产业成链、集群发展;要开展大产业培育,紧抓“双控”战略机遇,发力新能源光伏产业,发展核级电缆、轨道交通电缆、航空航天电缆等优势细分行业,抢占高端市场,做大仪表电缆产业,要推深做实建链条、育集群两大文章,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贺家平强调,要坚持以数字化信息化为方向,高效优化资源配置,着力构建“现代工业”。要加快数字化进程,坚持“数字+制造”“信息+管理”,纵深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和产业数字化,加快建设区域级工业互联网,引导企业升级改造,推进智能制造向纵深发展;要推动集约式发展,发挥“亩均论英雄”改革的牵引作用,深化要素资源配置,促进企业提高发展质效、实现转型升级;要打造高效能环境,全面贯彻落实省委提出的“五个做到”,通过树导向、建机制、明责任、抓典型,加快工作作风建设,深化“双对标”行动,擦亮营商环境“天”字品牌。
贺家平指出,蓝图已经绘就、奋斗正当其时, 2022年危机变局与先机新局同在,全市上下要增强“慢进是退、不进更是退”的紧迫感,对标学习沪苏浙,敢于同先进比高下、同自己过不去,坚定信心、扎实苦干、奋发有为,聚焦“强富美”,决胜“113”,为加快建设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天长而努力奋斗,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市委副书记、市长杜永冰在主持会议时要求:要把全市上下的思想认识统一到全省“一改两为”会议精神、滁州市“双招双引”会议要求和此次会议的部署安排上来。进一步激发全市上下创先争优、比学赶超、加快发展的工作热情,始终突出“大抓项目建设、狠抓企业培育、真抓营商环境”的工作重点,以“一日无为、三日难安”的责任心,“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紧迫感奋力起跳,要凝聚发展共识,全面动起来、聚焦重点工作,立即干起来、压实工作责任,真正抓起来。保持巩固好今年以来“大项目突破、好项目不断”的良好态势,坚持问题导向、企业满意导向,真正让企业感受到“雪中送炭”的温暖、“雨中打伞”的贴心,创建一流营商环境,吸引更多“天外来客”。
会上,市委常委、副市长吕传华宣读了《关于表彰2021年度全市“综合实力三十强企业”等荣誉称号的决定》;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王林宣读了《关于2021年度全市招商引资工作情况的通报》。
在热烈的掌声中,会议向获得表彰的“综合实力三十强企业” 、“十大专精特新成长企业”、“ 十大亩均绩效优质企业”、“ 年度招商引资成绩突出单位”等进行了颁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