铿锵的锣鼓声、精彩的舞龙表演,流光溢彩下处处洋溢着新春的喜庆氛围。近日,一场充满地方特色和非遗元素的表演在菱塘回族乡民族广场热闹上演,吸引了不少回汉群众驻足观看。这支表演队就是全市13个村民剧团之一的菱塘回族乡村民剧团。
去年,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联合各乡镇(园区)成立了13个村民剧团,通过吸纳基层文化能人、民间艺人和群众,加强剧团专业能力建设,形成了近300人的文艺志愿队伍,成为具备戏曲、民歌、小品、相声等多种艺术形式的文艺团队。
村民是剧团当之无愧的主角。剧团从建立之初就鼓励并引导群众当主角,充分激发广大基层群众的文化创造力。龙虬镇村民剧团28名团员均是来自各村的文艺爱好者,他们自发创作,自编自导舞蹈、歌曲、音乐小品等节目,为乡邻带去了一场又一场精彩的文化表演。卸甲镇“凤鸣”村民剧团以“中国好人”厉正香为原型,编排了情景剧《拾荒妈妈,我来夸》,由本土群众担任演员,情景剧在各地巡演,激起热烈反响,掀起了一股学习好人、宣传好人、争做好人的热潮……全市13个村民剧团虽个个“年轻”,但创新势头正劲,创作热情高涨,演绎传统曲目的同时,还融合民间技艺、乡风民俗、农耕文化等自创剧目,贴近群众生活需要。
村民剧团团员们不仅是表演的“好手”,更是党的政策方针的传播者。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遴选一批政治觉悟高、文化素质好、表达能力强的群众,经过系统培训成为“理论+文艺”宣讲人才,充实各村民剧团的理论宣讲队伍,常态化开展文艺汇演活动。通过理论政策与文化文艺相融合的方式,深入宣传解读乡村振兴战略,把致富兴业、农房改造、老旧小区改造、农村改革、民生保障、生态环保等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政策讲清楚、讲明白,将“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宣讲内容送到群众身边,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村民剧团还把舞台升级为“流动舞台”,创新开展“文艺走亲”系列活动,展示了高邮民歌、卸甲肩担木偶戏、送亲奶奶、临泽高跷、挑花担、秧歌号子、横泾原生态民歌等众多高邮特色传统文化,打造了多层次、多样化、开放式的群众文化互动交流平台。如今,扎根基层、活跃乡间的村民剧团被群众亲切地称为“草根文艺轻骑队”,架起了与人民群众的“连心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