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叔,阿姨,你们寄来的东西,我们已经收到了,我们很喜欢,谢谢你们。我想你们肯定是一群超级善良的人,要不然为什么会捐给我们那么多衣服。有了衣服我们就不怕冷了,有了被子睡觉的时候就不会发抖了,有了鞋子我们的脚就会更舒服了……”
近日,云南省临沧市大朝山西镇牌坊希望完小(以下简称“大朝山西小”)的学生们,一笔一划亲手写下感谢信,表达对捐助者的感激之情。虽然笔触稚嫩,有些字还是用拼音标注的,但字里行间流露真情实感,读来让人不甚感动。
这场捐助的发起人是来自崇明区新海学校的英语老师周颖哲。半年前,周颖哲出发去临沧支教,期间,她不仅将新颖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带给当地学校,还开启了支教公益助学模式。她发动身边的爱心人士,一起为贫困学生送去生活和学习用品,缓解部分学生物质条件匮乏的现状,用爱心温暖了孩子们的心。
周颖哲是新崇明人,来到崇明从事教育工作将近15年时间。她一直有个想法,到边远山区支教,帮助和自己一样山区出生的孩子。因此,当她看到区教育局发布支教相关信息时,第一时间报了名。
梦想照进现实。2021年9月,经历了20多小时的车程后,周颖哲踏上云南临沧的土地,开始一年的支教生涯。周颖哲被分配到云县教师进修学校,担任教研老师。她常常和其他支教老师一起深入山区学校,指导乡村教师教学实践经验,转变教学理念,积极推动山区教学发展。
2021年12月初,周颖哲走访了大朝山西小。初到海拔1600米左右的学校时,尽管早已做好心理准备,但周颖哲还是被学校的环境震惊了。“学校地理位置偏僻,在群山环抱之中,出行的道路蜿蜒曲折。学校里,校舍破旧、墙壁斑驳、操场狭小,在阴天的衬托下,更显荒凉。食堂简陋,没有屋顶、餐桌餐椅……”
带给她更大冲击的是学生们。学校里共有200名学生,大部分孩子是留守儿童,家庭条件非常困难。七八岁的年纪已经开始住校,独立生活。每到冬季,这里的孩子们衣着单薄,光脚穿着凉鞋,睡觉时盖着薄薄一层棉被。夜晚,小小的身躯常常冷得瑟瑟发抖,裸露的小脚丫无处安放,睡觉时也经常被冻醒。不止如此,山里热水供应不足,孩子们洗衣、洗碗的时候,小手在冰冷的水里冻得通红,令人揪心。
然而,艰苦的环境并没有打倒孩子们,他们拼命读书,只为用知识改变命运。天未亮,孩子们就自觉起床读书,晚上又在灯下苦读,一直到凌晨,才伴着星辰入眠。“听当地老师说,孩子们很喜欢看书,一有空就往图书馆跑。只是在这个只有四平方米的房间里,书架上只有寥寥几十本书,无法满足所有孩子的需求。”
听到这些,周颖哲的眼眶有些湿润。望着一张张稚嫩的脸庞,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神,听着他们一句句纯真质朴的话语,周颖哲心疼不已。她决定为孩子们做点什么,哪怕杯水车薪,哪怕星星之火。
周颖哲自感力量微薄,于是,她在朋友圈配图并发文,“为孩子们勤劳懂事心疼,让我们一起为孩子做些什么吧……”真诚的话语、触动人心的画面打动了许多朋友,关切的消息从四面八方扑面而来。有捐衣服的,捐书籍的,还有找公益组织的,各种各样的都有。大家的爱心如泉涌,令人温暖。短短几天时间,周颖哲和她的朋友共同购买的第一批物资,16件全新摇粒绒上衣,10条棉被,还有几箱冬衣和书籍送到了孩子们手上。
紧接着,由崇明众多爱心人士捐赠的12个特大箱物资,也朝着大朝山西小飞奔而去。“朋友杨柳青看到我发的朋友圈后,第一时间伸出援手,在崇明组织多场公益捐助活动,筹集到书籍913本,各类爱心物资500斤。同时,随着越来越多朋友的加入和号召,来自全国各地的物资源源不断送到孩子们身边。点点微光汇聚成爱的星河,孩子们再也不会挨冻,再也不会没书看了。”
从发动捐助到物资就位总共只用了两个星期。当孩子们拿到衣物、被子、图书时,脸上的笑容灿烂无比。“虽然大家与孩子们山海远隔,但我相信,这份爱可以穿越山海,照亮孩子们的未来。”
在大山里奔波了半年,周颖哲感触颇多。“像这样的学校和学生还有很多,我有点‘贪得无厌’,希望这样的爱心‘多多益善’,无论是衣物,还是书籍、玩具、文具、资金,学生们都需要。”
如果道路注定崎岖坎坷,周颖哲希望,可以借助大家的一点力量,让孩子们走得不这么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