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不眠不休,几乎“住”在工作岗位上,用自己的汗水换来辖区的平安。在虹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有这样一群驻守在抗疫一线的社区医务工作者们。
“我怎么打电话的时候就没有问她地址呢,脑子坏特了!”一大早,虹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科科长庄叶清,坐在办公桌前“自责”着。
原来,庄叶清刚接到区疾控下发的名单,需要对名单信息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一个个电话打过去,一个个信息确定,刚才那个电话打过去,对方信息待确定,可庄叶清没来得及问清楚地址便挂了电话,只能在自责之后再把电话打过去。
然后,庄叶清这个微小的“疏忽”的背后,却有令人泪目的“原因”。
午夜12点,熟睡中的庄叶清接到电话,接到了需要流行病学调查的名单,处理完名单已是凌晨1点钟,刚刚睡下一个小时,2点多又接到第二通电话,3点多处理完毕又接着睡下,可始终都迷迷糊糊,没有深度睡眠。一大早,又急急忙忙赶到单位处理各种事务。
庄叶清告诉记者,这几天在他们公共卫生科,在整个虹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天只睡三五个小时已是医务人员的常态,“居民情况的下发,需要信息核对、确认、跟踪,无论多晚收到任务,公共卫生科的工作人员须严格执行‘事不过夜’方针,连夜落实各项处置,从电话中追根溯源,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随着疫情防控的工作要求不断变化,虹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建了7组核酸采样封控组。
2021年12月11日,那是中心核酸采样组成员始终难忘的一天。那一天,队员们从早8点开始至第二天凌晨4点,完成5个封控场所,共计541人次的采样工作。
当时正值上海降温,医护人员站在寒风中采样,几个小时下来手指冻得又疼又麻,可从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坚持到底是他们每个人心中的信念。在封控的高峰时期,错过饭点是常有的事。信息核对、采样、消杀……一天高强度的工作下来,每一位医务人员都可以坐在椅子上“秒睡”。
于是,便有了随便吃两口饭,便带领封控采样小组消失在夜色中的业务管理部部长程頲;便有了完成第一场夜间采样后,又接到紧急调令赶往下一组封控区采样到凌晨3点才到家的“零零后”护士施龚祎;便有了跟随街道采样车,加班加点加人手,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核酸标本采样工作的虹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核酸采样组成员……
在虹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流调、核酸采样、转运等同时进行的,还有一项重要工作,那就是“加强针”的全力推进。
随着居民区增设夜场,楼宇增设白领专场,家门口、楼门口的送苗上门,虹桥街道单日最高疫苗接种场次达到13个点位,最高接种单日1402剂次。
可辛苦的接种工作并没有让医护人员的服务质量下降。扫码、核对、抽吸药液、接种,一系列连贯性动作的同时,他们还总要问上、叮嘱上那么几句——“晚饭吃了吗?”“最近有哪里不舒服吗?”“接种完后回家多喝水。”……
同样的问题,同样的动作,每个接种点位上的医护人员每天要重复100多次,为的就是保障居民安全,为他们筑起免疫“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