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穷土恶水、偏僻闭塞的村落,到鸟语花香、繁荣富庶的全国文明村,蒋巷村完成了破茧成蝶的蜕变。在此过程中,蒋巷村始终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优秀传统文化涵养文明气质,用现代文明风尚助力文化发展,凝聚起实现乡村振兴的强大精神力量。
建设新农村需要新农民,富裕起来的蒋巷人在精神文化方面有了更高的追求。新形势下,为了探索精神文明建设的新途径,帮助村民实现精神世界的充实愉悦,激发每个人源源不断的创造力,蒋巷村全体村干部深入普通村民家中倾听心声。调查表明,随着物质生活的富足,村民的机遇意识、竞争意识、发展意识明显增强,求知心愿空前强烈。
1997年,蒋巷村“农民读书协会”应运而生。2000年,面向全村的家庭读书学习活动拉开了帷幕。这些活动在全村发起了全家读书、终身学习的号召,要求村民深学基本理论、精学科学知识、勤学修身知识、先学急需知识、多学文明知识,做到人人是学习之人,家家是学习之所。蒋巷村还自办广播电视信息窗栏目,每天免费开放图书馆,每年向村民家庭赠阅《苏州日报》等“四报二刊”,每年开展“读书学习先进家庭”评选活动,对村民读书笔记进行评奖,激发村民的学习热情。
村里还先后投资3000余万元建起农民剧场、科普馆、远程教育中心等设施,定期开办时事政治、政策法规、热点问题解读,组织演讲比赛、书画比赛、棋牌比赛等活动,为村民们送上品种多样、丰盛可口的文化大餐。久而久之,乐于学习、自觉学习、终身学习的气氛在蒋巷村变得越来越浓厚。
在蒋巷村人手一本的《村规民约奖励制度》小册子上,印着6大类38条奖励制度。这些规定不仅要求村民遵纪守法传承传统美德,还融入了科学发展观,更重要的是,履行村规民约与分红挂钩,教育引导村民将文明行动化为主动实践。
老人与子女同住,实行居家养老模式的村民每年可获得奖励,要是村民有破坏生态、乱扔垃圾、焚烧秸秆、毁坏绿地、私搭乱建、散养犬只、设立麻将馆黑网吧等行为,则将扣除一定的奖励金。村规民约与村社区股份制分红相挂钩的制度在蒋巷村实施十年来,对激发村民主人翁意识,鼓励村民自觉履行村规民约,提升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能力的作用有目共睹。
此外,蒋巷村还成立了“文明村民学校”,深入开展创建“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村民”等活动。根据村里的实际情况,蒋巷村把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具体化,开展“崇尚文明、告别陋习”“清洁庭院、清洁河道、清洁村庄”等主题实践活动,推动形成文明新时尚。
“天不能改,地一定要换!”“穷不会生根,富不是天生!”多年前,这些响亮的口号在蒋巷激起了村民的斗志,凝聚起改天换地的合力,蒋巷人创造了将烂泥地变成水乡明珠的奇迹。如今,“团结拼搏务实创新”成为远近闻名的“蒋巷精神”,激励着更多村民率先争先发愤图强,遭遇挫折而不轻言放弃,经受风雨而意志弥坚,勇往直前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之路,在把蒋巷村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道路上继续奋斗。
“没有先进文化的引领,就没有新型的农民;没有新型的农民,推进乡村振兴就无从谈起。”蒋巷村党委书记常德盛说,蒋巷村的发展离不开多年来“既要富口袋又要富脑袋”、经济建设和乡风文明两手抓的努力实践,也离不开蒋巷精神的强大支撑。蒋巷村的未来,更要依靠村民听党话、跟党走,坚持学习和创新,把实现个人梦想和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统一起来,形成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的强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