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固城镇希望的田野上,一支支充满战斗力的扶贫攻坚队伍,带领群众精准发力,攻坚克难;一粒粒金色的种子,在一双双期盼的眼眸中孕育发芽、蓬勃生长,只待收获累累硕果。
扶贫档案
2016年,固城镇列入市定经济薄弱村和欠发达村各5个,共确认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931户,1654人。截至目前,已成功转化5个经济薄弱村(欠发达村),实现741户1115人脱贫。针对尚未转化的经济薄弱村(欠发达村)和尚未脱贫的低收入农户,固城镇因地制宜、因人施策,凝聚各方面资源和力量,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精准扶贫道路。
脱贫路上
在振兴村核桃种植基地,原先废弃的荒山如今已种满了核桃树,放眼望去满目皆绿,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构成一幅美丽画卷。“基地种植的都是美国薄皮山核桃,也就是大家见过的‘碧根果’,第一批核桃树是2016年种植的,产出期为5-8年。”据第一书记闻慧斌介绍,经过前期多方考察,决定将美国薄皮山核桃作为振兴村“一村一品”主打产品,联合禅林村共同种植。今年,两村继续增加10亩种植面积,总面积达45亩。“村上还有一片50亩茶园即将到期收回,届时我们将联合三宝科技集团实施‘三宝核桃林’项目,进行核桃种植并套种茶叶,预计三至五年后,核桃将进入丰产期,亩产万元以上,为村集体提供稳定的收入来源。”近期,闻慧斌还完成了与南京晓庄学院的对接,探索林下种植食用菌项目,将在村内的100亩竹林里种植大球盖菇,为丘陵地带众多竹林变“废”为宝探索一条新路子。
初到振兴村,闻慧斌就迅速转变角色,把自己当作振兴人,深入群众开展工作。为提升村委为民服务能力,闻慧斌从第一书记专项经费中拿出6万元,出新村委大楼,重新布置党员活动室,并计划将办公楼一楼改造成为民服务办事大厅。为加快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闻慧斌积极发挥个人帮扶优势,共筹措到帮扶资金155万元,目前已全部到账。
“扶贫更要扶智。”带着这样的信念,闻慧斌一方面积极向南京大学出版社等单位争取到1200余本捐赠图书,另一方面,与南京靖江商会和孙中山纪念馆联系,在固城中学设立奖学金并开展爱心资助活动,帮扶20名品学兼优的贫困生。“我相信推动教育扶贫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阻绝贫困代际相传。”闻慧斌表示,将继续履行好“第一书记”的职责,全力推进各项工作进程,确保振兴村今年顺利完成脱贫转化任务。
《今日高淳》日前走进曙光村村委旁的芦笋大棚内看到,近一人高的芦笋郁郁葱葱、长势喜人。绿油油的田垄间,曙光村党支部书记李玉金正在耐心地向村民陈富贵讲解芦笋大棚种植的注意事项。陈富贵原本是泥瓦匠,是家中的顶梁柱,妻子则在家附近的服装厂打零工贴补家用。然而,几年前的一次变故彻底打破了这个家庭的平静,陈富贵的妻子一觉醒来突发中风,瘫痪在床生活无法自理,陈富贵不得不选择在家照顾。几年过去了,妻子的病情依然没有好转,家里仅有的一点积蓄也花光了。“这些年一直没有办法出去打工,一点生活来源都没有,这次真的要感谢村上,让我重新看到了希望。”说到这里,陈富贵紧紧地握住了李玉金的手。
据了解,曙光村经过多次调研,结合本村多年来种植芦笋、多数村干部懂技术并且有销售路子的优势,确定了发展钢架大棚种植芦笋作为本村扶持低收入农户增收的发展路子。去年,曙光村投资55.8万元新建51个钢架大棚用于发展芦笋种植。“考虑到种植芦笋前期投入较大,低收入农户又普遍缺乏资金,村‘两委’决定由村集体统一投资购进芦笋种子,待完成种苗种植后将钢架大棚以免租金的方式租赁给低收入农户进行生产经营。”李玉金介绍,去年9月初村上以低收入农户优先的方式将大棚租赁给了12户农户,其中8户为低收入农户,1户为上一轮已脱贫低收入农户。“我们安排了技术人员全程指导,销售上则采用农户自销和村合作社统一收购相结合的方式。”李玉金说,根据目前芦笋的生长情况来看,明年春季基地内芦笋有望正常采摘供应市场,预计可带动低收入农户人均增收3500元以上、户均增收8000元以上。
精准施策
脱贫攻坚,任重道远,但固城镇不仅有精准的措施,更有“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决心。“产业发展是实现增收的关键。”镇扶贫办副主任赵小良表示,将围绕年度目标任务,发展具有造血功能的特色产业,为低收入农户就业创业提供技术、销售等支持,力争产业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