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11月14日在中亚投资论坛上表示,中国与中亚各国的合作已进入新时代,双方在贸易、投资、金融等方面有更深入的合作空间。未来,中国将进一步加强和国际金融机构、发达经济体、国际金融中心及其他伙伴的合作,为中亚地区的发展注入新动能。
陈雨露表示,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中亚各国的合作已进入新时代,双方在贸易、投资、金融等方面有更深入的合作空间。现在,中国已经成为中亚国家主要的贸易合作伙伴和重要的投资方。
具体看来,在金融领域,金融管理部门在信息交换和政策对话方面建立了机制化的安排。人民银行已和许多中亚国家的中央银行签署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人民币与哈萨克斯坦坚戈和蒙古图格里克实现了银行间市场区域交易。
此外,中国金融机构也在当地扩展服务网络。例如工行、中行、建行等中国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已经在中亚建立了分支机构和代表处。同时,中亚金融机构也通过合资方式与中资金融机构开展合作。
中国与中亚国家还积极开展投融资合作。陈雨露介绍说,目前,中资银行在中亚已有100多个项目投资,涉及油气、矿产等方面。丝路基金、中哈产能合作基金、欧亚合作基金也提供融资服务,助力中亚国家发展。
陈雨露称,欧洲复兴开发银行(下称“EBRD”)从“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早期就积极参与支持。在他看来,EBRD倡导的“竞争、良治、包容、绿色、协调”的发展理念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不谋而合。
他细数了中国加入EBRD的历程:2016年,中国加入EBRD;2017年,中国已成为EBRD第11大共同融资方,在拓展与EBRD银团贷款方面,工行成为第三大机构;在过去10年,中国企业在EBRD的采购投标中中标逾5亿欧元。
陈雨露表示,未来,中国将进一步加强和国际金融机构、发达经济体、国际金融中心及其他伙伴的合作,为中亚地区提供更多投融资服务。他认为,EBRD等国际金融机构,可以在动员私人资本和提升当地政策环境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陈雨露透露,未来将积极发展股权投资,提供中长期稳定资金支持。他还提出,鉴于能力建设的重要意义,还将基于今年4月建立的中国—IMF联合能力建设中心,加强技术援助合作,提高能力建设。
他表示,鼓励金融机构及企业在投融资决策中对环境、社会因素给予充分考虑。金融机构和企业需要遵守当地法律法规,注重环保,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并充分履行社会责任。将支持金融机构开展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债券等。
在加强风险管理方面,陈雨露指出,金融机构和企业需加强风险意识和风控管理。一方面,金融机构可以提供更多的量身定做的风控产品,满足实体部门的需求;另一方面,金融机构自身也应做好风险管理,加强对项目、信用、国别风险的评估,设计合理的融资结构,有效降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