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放松、不懈怠,苏州工业园区持续扛起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让白云飞动蔚蓝天。2021年,苏州工业园区PM2.5年均浓度25.9微克/立方米,首次破“30”,创历史最优,较2020年同比下降22.5%,改善幅度列苏州市国控点第一。
刚刚过去的一年,园区坚持全年攻坚,描画365天工作图谱。园区召开了13次监测站点点位长会议、28次重点区域提升专班会议,发布了365期监测日报、24期预测预警报告,编制了51期重点区域涉气污染源督查周报、12期环境空气质量攻坚工作月报;排查整治了389家工业企业856个VOCs问题,登记了9732台非道路移动机械,完成了622柴油车尾气道路抽检和180辆入户抽检;园区各板块各部门,紧紧围绕大气污染防治39项工作职责,圆满完成了重点行业污染治理、VOCs治理攻坚、“车油路企”综合提升、扬尘高标准精细化控制等在内的21项年度重点任务。
1月,起步即快跑,开局就冲刺。园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陈东安实地调研工地、企业污染防治,主持召开空气质量攻坚推进会,逐项分析当前问题,要求以更强责任、更多举措、更大力度、更准策略、更实监管,开局二零二一。
2月,臭氧污染“夏病冬治”,首季争优“如火如荼”。瞄准日益凸显的臭氧污染短板问题,提早谋划,多向挖潜,全力推进20个企业集群315家企业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查整治,对全区300多个疑似储罐摸底调查,指导重点行业企业完成污染物深度治理。
3月,全省首家柴油货车门禁系统联网启用。帮扶指导首批10家重污染管控A、B级企业开展柴油货车门禁联网工作。3月6日,久保田在全省率先实现柴油货车门禁系统数据联网,标志着苏州市在重点企业试点开展门禁监控系统联网工作正式落地见效。
4月,科技战略合作提升“好气质”。深化与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战略合作,开展每月空气质量预测预报和污染源来源解析,布设激光雷达全面覆盖污染源,实施颗粒物走航和无人机抓拍核查,提出针对性、精细化管控建议。
5月,强化油烟污染防治,让油烟气不扰“凡人心”。制定园区餐饮油烟整治工作计划,推进商业综合体和商业街区安装高效油烟净化设施和在线监测设备。组织属地及相关部门开展餐饮污染防治培训,特别编制《餐饮油烟污染防治宣传手册》,指导加强餐饮环境规范化管理。
6月,点位长机制再深化,臭氧治理再升级。编印《2021年苏州工业园区臭氧污染专项管控工作行动方案》,制定落实18项重点任务。12位乡镇级“点位长”集中开展履职,组织召开臭氧应急防控工作会议,带队开展现场检查。
7月,做好技术支撑,打造绿色“引擎”。正式启动绿色伙伴“技术坊”活动,组织交流分享会,邀请行业专家、环境治理供应商、第三方机构及优秀企业分享技术和案例,切实解决企业环境管理缺技术、缺专家、缺思路问题,提升企业减污治污能力和水平。
8月,绿色“天幕”助力基坑工程抑尘降噪。全省首例基坑工程防尘幕系统在中海地产思安街项目施工现场启用,实现全覆盖抑尘,有效有效减少扬尘达90%以上,让建筑工地披上绿色“战袍”。
9月,绩效评级推动污染减排与高质量发展双赢。组织开展工业企业重污染天气应急绩效分级培训,引导企业加快节能、降耗、减污、降碳等绿色转型发展,修订完善91家企业应急管控清单和绩效评级,成功培育5家A级企业,较去年提升66.7%。
10月,清洁原料替代初见成效,诺德做法获媒体点赞。推动完成155家清洁原料源头替代排查,诺德(苏州)传动设备有限公司在生态环境局指导下完成清洁原料源头替代,将原材料中VOCs含量从62%下降到1.5%,VOCs源头产生量降为3吨/年,不到实施前的3%。
11月,提前完成196项年度治气工程。相较2020年60项重点工程,2021年园区将目标数量增至3.27倍,并提前一个多月圆满完成包括64个VOCs综合治理项目、42项活性炭提质增效项目、34个锅炉综合治理项目在内的196项年度工程任务。
12月,两出奇招防控机动车怠速污染。首推智慧地下接送系统,精准引导学生家长车辆按智能化规则有序进入地下车库,沿既定线路抵达学生接送区域,大幅提升车辆通行速度。正式启用方洲路潮汐车道,早高峰西向东单位小时通过量提升25%,晚高峰东向西通过量提升21.5%,通行效率显著提升,打破车辆怠速污染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