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飞逝,转眼我国5G从2019年11月商用,到现在已走过两个寒暑。站在2021年的年尾,回眸5G商用两年来取得的成绩,已是硕果累累。目前我国建成了全球最大的5G SA(独立组网)网络,已经覆盖全国所有地级以上城市。据12月20日召开的全国工业和信息化会议,我国建成开通5G基站超过130万个,5G终端用户达到4.97亿户。
在产业各方共同努力下,5G网络发展、产业能力、应用创新等方面都已扎扎实实的挺进“无人区”。站在5G发牌两年与“十四五”的规划元年上眺望未来,5G还需不断地演进与增强,助推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中国进入“数智”时代
商用两年,中国已经进入“数智”时代。在5G的先发城市,已经明显感知5G应用的热度,不论是数量还是密度。以上海为例,5G网络建设已处于全球领先水平。上海市经信委信息基础设施管理处相关负责人指出,从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到市场发育程度,关于杀手级应用和成熟商业模式的探索如火如荼。例如,在医疗领域,借助AI技术,“5G远程手术”变得无缝顺滑;在矿山领域,“5G+矿山”能实现百米井下实时监控调度,在娱乐领域,与VR合作,5G让人提前感受了冬奥滑雪魅力等。同时,还有诸如“5G+智慧银行”“5G智慧文旅”“5G智慧驾校”“5G智慧交通”等贴近我们现实生活的应用在默默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
5G融合应用加速推进
今年7月,工信部等十部门印发《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年)》的通知,提出遵循5G应用发展规律,着力打通5G应用创新链。
事实上,5G的创新价值,不仅体现在技术融合带来的革命性升级,更在于对传统行业新赋能,打造更为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三大通信运营商均有不同程度的侧重应用实施。
如中国电信方面,在电力领域积极探索5G智能电网实验网,实现配电自动化,助力电力泛在互联;在建材领域,为水泥企业试点“5G+机器视觉”解决投料口堵塞痛点问题;在装备制造领域,打造了5G+数据设备采集分析、5G+AGV、5G+机器视觉、5G+视频监控等一系列的5G应用场景,大幅度提升生产效率,实现降本增效。
中国移动联合包钢集团在世界最大稀土矿白云鄂博矿区打造5G智慧矿山露天开采应用,实现矿卡无人驾驶和编组作业;与湘钢合作的无人天车,对天车进行5G改造,工作过程减少人工干预,实现自动作业,有效提升工作效率等。
中国联通商飞、霍煤等5G+工业互联网的应用也已经成为了行业的标杆。
据悉,目前5G在多个行业中都已经找到了能实际发挥作用的典型场景。工信部数据显示,目前全国“5G工业互联网”项目超过1800个,覆盖了22个国民经济重要行业。
5G开启大变局助力新想象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专家曾指出,目前我们已从5G行业应用技术验证的预热阶段进入到“从0到1”的需求场景适配的起步阶段。下一阶段将迈向“从1到10”,完成行业适配,5G实现小规模化部署的成长阶段,到2025年以后将实现“从10到N”规模推广,领先行业的5G应用实现规模复制的规模发展阶段。
工信部部长肖亚庆指出,5G将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结合,构建数据要素更快速可靠流通的信息“大动脉”,释放数字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优化技术、资本、人才等要素配置,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更为重要的是,未来5G的融合应用,将驱动多个前沿技术领域交叉创新,重构全球科技领域的产业链和价值链。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虽然目前对于5G在千行百业的应用,我们所能看到和感受到的十分有限,但我们有理由相信“百花齐放”的5G应用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