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未成年人保护的“最后一公里”服务,从试点“样板间”到全面推进,日前,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以下简称“未保站”)在长宁区各街镇已实现全覆盖,提前一年完成市民政局提出的目标任务。
“未保站”旨在打造为0-18岁未成年人及其家庭学习、交流和成长的活动空间,是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枢纽”。将整合各类资源,面向辖区未成年人提供入户探访、个案跟踪、亲情陪伴、救助帮扶、心理疏导、危机干预等普惠型服务,实施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全覆盖”。同时,为困境儿童开辟“绿色通道”,提供多样化、专业化服务,形成多方参与、支持困境儿童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
作为长宁区“未保站”建设试点单位,天山路街道和江苏路街道的“未保站”于2021年7月率先建成,打造了全区“未保站”建设的实体“样板间”。
在标准化建设的基础上,天山路街道“未保站”设立了未成年人建言献策的平台——“童乐天山”专题板块,未成年人对社区建设的建议意见都可以留言,由责任部门跟踪推进;江苏路街道“未保站”则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儿童福利和保护服务,在愚园路设置未成年人红色教育点、为未成年人免费补牙、结合困境儿童试点项目等……围绕社区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提供全面的支持服务。
2021年9月,上海市民政局发文要求,到2022年底,本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建设实现全市街镇全覆盖。长宁区未保办大力推进“未保站”建设,于2021年底率先实现了所有街镇“未保站”的全覆盖。
“短时间内完成‘未保站’建设,所涉人员、场地、经费等方面都要统筹考虑。”区未保办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一址多用”“合署办公”“人才共用”等方式,各街镇用足现有的、挖掘可用的、整合零散的、补充没有的资源,实现集约最大化,将街镇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建起来。
同时,为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与政府保护、社会保护的配合衔接,“未保站”还设立了“检社家宁萌共育坊”。区检察院在办理涉未成年人案件时,发现未成年人家庭存在需要或缺陷等线索和信息后,及时移送民政局、妇联、关工委等部门。
区未保办表示,“未保站”作为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执行机构和服务场所,在建设完成的基础上,下一步将为辖区未保工作提供场地支持、资源对接、人才培养等枢纽平台服务,切实发挥好“未保站”的作用,真正做到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有人干、活动有场地、诉求有渠道、解困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