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件陶俑流失在外期间,它们目睹了两次世界大战、无数疫情、洪灾和饥荒。如果它们能说话,它们会告诉这个世界许多事情:与人友善,彼此尊重,彼此相助。”
近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苏珊娜·芙拉图斯(Suzanne Fratus)女士捐赠的我国两尊明代陶俑入藏上海博物馆。苏珊娜为此特意写了一封致辞。她说,两件陶俑回归故里,不是通过金钱或政治的手段,而是因为爱的力量和对中国人民的尊重。
陶俑的回归之旅要追溯到今年4月。中国驻旧金山总领事馆副总领事周茂义回忆,那时他们总领事馆收到苏珊娜女士的邮政快递,内有两尊彩色立俑及一封信件,信件讲述了其家族与这两尊陶俑的渊源,表示希望通过中国政府将文物送还给中国人民,捐赠至上海博物馆。
原来,苏珊娜的祖父约翰·赫伯特·韦特(John Herbert Waite)20世纪初在中国行医,获得两尊陶俑,带回美国,后由苏珊娜女士继承。1983年,为庆祝上海与旧金山缔结姐妹城市,上海博物馆赴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举办《上海博物馆珍藏——六千年的中国艺术展览》。苏珊娜女士发现,参展的一套仪仗队俑与其所藏陶俑极为相似。上海博物馆随展负责人表示,陶俑应出自中国被盗贵族墓葬。
苏珊娜说,她喜欢中国古代科学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国人民怀有钦佩之情。此后近40年间,她始终期待以合适的方式将文物送还给中国人民。
国家文物局高度重视此事,立即组织上海市文物局、上海博物馆开展文物鉴定等相关工作,判断这两尊陶俑为我国文物,与上海博物馆馆藏的一套明代彩色釉陶仪仗俑较为相似。9月,国家文物局尊重苏珊娜女士意愿,指定上海博物馆作为两尊陶俑的受赠入藏单位。国家文物局与中国驻旧金山总领事馆、苏珊娜女士、上海市文物局、上海博物馆通力合作,最终两件文物于11月26日入境上海,回归祖国。
12月2日,按照国家文物局要求,上海博物馆组织专家开展实物鉴定,确认两尊陶俑为明代陪葬明器,是研究中国古代墓葬制度和制陶历史的珍贵实物资料,具有重要收藏价值,并将其确定为三级文物。两件文物与上海博物馆所藏一套明代陶俑的胎质、表面施加的低温铅釉工艺相同,造型及制作风格与其中的尖帽立俑极为相似,应为同一时期、同一地区的作品。
周茂义说,在和苏珊娜女士的联系过程中,他能感到她对中国和中国人民有着善良美好的感情。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苏珊娜女士将陶俑送归故土的义举,展现了令人钦佩的崇高品格,展现了美国普通民众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彰显了回归文物所蕴含的“艺术的真正价值”,表达了各国人民携手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共同心愿,必将带动更多社会人士关注和支持文物追索返还工作,促成更多流失文物“回家”。
上海博物馆按照国家文物局要求,筹备仪象万千——明代彩色釉陶俑特展,计划将两尊受赠陶俑与当年在旧金山展览的馆藏明代彩色釉仪仗俑队共同展出。展览预计展出文物68件,展期1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