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文明城市,是一座城市发展的综合性大目标,涵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等。在建设更高水平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定海以“众志成城,谋定而动”的决心,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让这座海洋历史文化名城处处传递着文明的温度。
斑马线上见证了城市文明交通,文明礼让、文明出行已成为市民的行动自觉。一份浙江省半年度城市道路交通文明指数测评数据显示,舟山市斑马线礼让率为95.28%,位居全省11个地市榜首;我市的电动自行车头盔佩戴率为95.25%,也位列全省第一。作为全市文明城市建设的主阵地,我区斑马线上的文明行为屡见不鲜:机动车斑马线前减速让行,一名老人加速通过不忘回头作揖;“兵哥哥”排队过马路向让行的机动车敬礼……定海的街头时不时发生着暖心文明事。
文明交通是文明城市建设的其中一步,在此过程中处处都有党员干部群众的身影。定海区美之声演唱团志愿者,下海岛、进社区,《文明在哪里》《文明就在身边》《我为文明代言》等由他们自创的接地气的情景剧、舞蹈、朗诵传到各处。新居民群体自发融入其中,组成了一支“严管家”队伍,利用休息时间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捡拾白色垃圾、河道保洁、文明劝阻等,为定海文明注入新生力量……
随着文明观念的深入人心,市民自觉约束不文明行为,从改善自身做起,紧跟着文明城市的步伐。出门遛狗必牵绳、对高空抛物说“不”、烟蒂自觉放入便携式烟蒂收纳袋、“公筷公勺”现餐桌、垃圾分类分桶定点……我区推出“文明助力大使”评选及系列文明助力项目,广大市民主动参与文明城市建设也有了更好的平台,城区绿地、小区公园及道路得到市民认领,到处可见文明助力大使忙碌的身影,实现了“文明助力”行为常态化。
那对于城市管理者来说,如何精之又精、细之又细地将城市管理的触角延伸到每一个角落,用足“绣花功”,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这是建设更高水平文明城市的重要课题。我区从“城市啄木鸟”入手,采取“党政主导+团委牵头+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四位一体联动模式,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并上线定海“城市啄木鸟”微信小程序,“找茬团”第一时间发现纠正环保问题,全民参与、即事即办的城市细节管理模式进一步形成。
随着数字化改革的不断推进,文明城市建设也搭上了科技力量的顺风车。在定海区智慧城管指挥中心,坐席员通过视频巡查就能发现违规占用道路就餐等的不文明行为,并及时对当事人进行劝阻,一改以往人工巡查耗时长、难发现的弊端。针对餐厨垃圾,我区实行“专车专人专线”清运,从餐厨垃圾产生到运输,再到末端资源化利用,形成一条完整的餐厨垃圾闭环监管体系,织就了一张餐厨垃圾来源和去向的“全流程监管网”。建筑渣土的源头产生、道路运输、码头中转和末端处置也实施全过程监管,明确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等各主体责任,防止滴漏抛洒的渣土车影响市容市貌和道路安全。在环南街道西园社区,我区还推出了“片区管家”小程序物业管理模式,居民能第一时间反映发现的各类问题,大大提升了居民参与小区管理的积极性;面对老城区停车难题,“智慧停车”应运而生,车位周转率不断提升、出门办事停车不再费心费力。
文明城市建设一直在路上。定海将在更高的台阶上精益求精,将文明内化于市民素质,一举一动间彰显城市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