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市规划资源局下达闵行区减量化工作任务后,区规划资源局第一时间将任务分解至各街镇,并指导各街镇开展减量化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各街镇的大力配合下,截至11月已提前并超额完成了市级考核任务,其中验收完成比例暂列全市第二。
一、关注突出矛盾,严守建设用地底线
闵行区“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的现状建设用地已接近规划建设用地“天花板”,城市建设用地发展空间遇到了瓶颈,这也倒逼城市建设用地必须要进行布局优化,通过开展开发边界外建设用地减量化,腾挪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为闵行区主城区建设拓展用地空间。
一是减量化潜力逐年减少。闵行区第一轮减量化(2015-2017)以“五违四必”综合整治为主;第二轮减量化(2018-2020)借力吴淞江廊道、二级水源地清拆等重点工作推进;2021年,在减量化已立项接近8平方公里以后,减量化后续潜力已明显减少,后续涉及国有土地、合法有证建设用地以及农村宅基地的比例明显提高。二是减量化推进难度逐年提高。目前减量化工作整体推进难度增大,减量化工作呈现减量潜力空间少,成本高,工作难度逐年增加的态势,潜力主要集中在国资国企地块和农民集中居住地块。国资国企推进难度较大,只能通过协议谈判的方式推进,无法通过征收令强制执行;而农民集中居住项目腾地周期较长。
二、破解发展瓶颈,整合优化资源配置
面对减量化工作中的困难,区规划资源局牵头各街镇分析和解决问题。一是进一步分析减量化工作潜力,区规划资源局会同街镇将全年减量化任务细化落实到具体地块,结合“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逐地块分析,并在年中开展了实地调研,明确减量化地块立项或完成时间,通过建立时间表切实确保年度考核任务的完成。二是压实属地街镇工作责任,继续做好“以减定增”政策宣传,落实市委市政府“四条底线”之一的建设用地红线控制,形成流量增效的思维,对低效的有效腾挪才能换来高效的指标保障,督促各街镇结合农民集中居住、违法用地三年整治计划等专项工作,合力推进建设用地减量化,并定期统计各街镇进度汇报区政府,进一步压实街镇属地责任,腾挪全区可用建设用地空间,持续保障闵行区建设用地需求。三是“以减定增”,精准高效配置指标。区规划资源局积极对接重点项目用地单位及土地征收中心,同时主动沟通市局,根据年度计划和报件项目实际,优先办理了南虹桥6号地块32-03地块(华峰项目)、闵行区中医医院(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闵行分院)迁建工程、银都路越江隧道新建工程、S4抬升等重点产业项目和重点民生保障项目,精准高效配置指标,进一步提高土地管理利用水平。
近几年,通过持续推进减量化,使得规划开发边界内建设用地的“增”与开发边界外存量用地的“减”形成联动,“减”了低效现状用地,“增”了高效发展空间,保障了闵行经济建设发展的用地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