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新设企业变得越来越便利,但住所事项一直难以突破。仅在集齐符合要求的住所登记材料这一个环节上,一些申请者就要为十几份材料“跑断腿”。
上海优化营商环境4.0版提出,要在全市推广实施企业住所的自主申报,实现符合条件的企业设立登记的“即报即办”。
今天(12月6日),一批经营者便尝到上海试点企业住所登记材料简化的甜头。
在即将开业的LaLa station上海莲花路商场内,上海市第二食品商店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周雪松从闵行区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手中接过新店的食品经营许可证,连连感慨:“当天上午在办公室交材料,下午一看电脑,已经批准了,给上海的营商环境点赞!”
信息不对称,“跑断腿”都没用
除了经营者、商场运营方、业主这三方的营业执照,还要不动产权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店铺单元平面分隔说明、业主盖章的地址使用说明及转租证明函……以往,要提交的企业住所登记材料从几份到十几份不等,一旦与市场监管部门留档的信息有出入,申请人就白跑一趟。
“如果信息一直不对称,商户可能‘跑断腿’都办不下营业执照。”上海闵三商业管理有限公司事业推进部负责人徐方坦言,类似LaLa station这样的新建商业综合体,在招商过程中,不断会有新商户入驻或入驻后发生变更,原有的店铺单元平面分隔图可能一再修改。改一次,产权人或“二房东”就要去监管部门更新、报备一次。
于是,窗口很容易发生这一幕:档案还没来得及更新,心急的申请人带着的新图纸和监管部门留档的老图纸不一致,备案不成功,营业执照就办不下来,只好气呼呼地回来向商场讨说法。
有经验、服务好的产权人或“二房东”尚且很难明确办理住所登记材料的耗时,“磨蹭”的业主就更让经营者“抓狂”:关键文件在国外总部、经办人要出差、要资料和盖章得逐层上报审批……状况百出,“运气”不好的申请人,等上半年多的也不在少数。
这样的“磨蹭”,消耗的不仅是申请人的时间,还可能是很大一笔成本——有些申请人没及时拿到证照,开业受影响,为留住空关着的“旺铺”,只得先付房租,甚至要按约赔付商场长期闭门产生的“形象受损”费用。
数据先“跑”,证照在线当天办
根据《上海市企业住所登记管理办法》,企业办理住所登记时租赁他人房屋的,应当提交房屋产权证和租赁协议等材料。在日常调研中,闵行区市场监管局、大数据中心等部门发现了实际操作中的“痛点”,为企业减轻住所登记材料负担,“闵行区标准化企业住所库”应运而生。
“让数据先‘跑’、多‘跑’,让申请人少跑甚至不跑。”闵行区市场监管局局长冯啸表示,闵行区标准化企业住所库建成后,商场产权人或出租方如事先已向企业登记机关提供房屋出租部位的相关证明材料,承租方在线下办理相关证照时,仅需在线提交住所(经营场所)使用证明,极大地减少了出租方和经营者之间关于企业住所(经营场所)材料的准备时间和跑动次数。
通过即时的数据传输,一旦原有的店铺单元平面分隔图有改动,也不用产权人或“二房东”跑到监管部门更新备案,监管部门早已在线掌握。
“LaLa station一到四层的108个单元格显示在一张电子地图上,哪个单元格要用、谁用、怎么用,我们在线‘画’一下,发送给监管部门就可以了。”徐方高兴地表示,借助闵行区这项便利政策,20多位租户已经快速办理相关证照,将整个商场预计的开业时间提前了至少3个月。他认为,目前上海是国内开办企业住所登记材料简化力度最大的城市。
商场早早开业,不仅帮助经营者更早地抢占市场机遇,提高了商场在招商引资方面的吸引力,还改善了周边原本受到商场施工影响的通行环境。
记者从市场监管部门了解到,闵行区的试点成熟后,将向该区119个市场、42个综合商场、1018幢楼宇、55个园区乃至全市复制推广。目前,徐汇、虹口等区也推出了相似的便利举措。
除了方便企业办事,商场经营单元的数字化未来还有更广阔的应用空间。
闵行区行政服务中心副主任吴畯表示,通过政企合作,一些楼宇、商场以往无法精细化的商户地址信息,比如具体的经营场所单元号,可以共享给地图软件、消费点评类平台,进而为消费者提供更精准的导航服务,优化消费环境的同时,还能为守诚信的高质量商户更精准地导流,是一种很有前景的优化营商环境的城市数字化技术手段。